首頁 > 正文
“靠着核桃樹,我們好歇涼好致富”

  城口核桃精深加工産品。(城口縣委宣傳部供圖)

  初秋,城口縣高觀鎮渭溪村。小溪從村中蜿蜒淌過,綠色的峽谷秋意漸染。

  “以前我們這坡上種的核桃,有的是厚殼的‘鐵核桃’,還有的澀口賣不起價。經過這些年發展,渭溪從坡底到坡頂都換成了良種核桃,賣得又好又遠。”60多歲的村民寇達賢一邊在陡峭的山坡上撿着成熟的核桃,一邊告訴重慶日報記者,“現在,靠着這些‘大樹’,我們不僅好歇涼,還好致富!”

  作為“中國核桃之鄉”,城口現有核桃40余萬畝,其中良種核桃30萬畝,野核桃10萬畝。城口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着力挖掘綠色發展潛力,大力推進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發展核桃全産業鏈。昔日無人問津的“鐵核桃”、皮厚味澀的老品種核桃,通過換種、加工後,如今帶動該縣群眾2萬餘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成為該縣農戶增收致富的“金元寶”。

  找準“痛點”

  女工程師攻克良種良法難題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到城口,發現山上落滿核桃卻沒人撿,很納悶。”市林科院高級工程師李秀珍説。她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山上的核桃果殼硬、果仁小,品質良莠不齊,賣不掉。

  為了讓城口核桃打個“翻身仗”,學果樹學的李秀珍經過五六年的調查、試驗,逐步摸索出一套新技術。

  最初,李秀珍下村推廣核桃現代種植技術時,不少村民瞪大眼睛:“核桃還要管?”李秀珍及其團隊提出的修枝整形、高接換種等方法,遭到不少“老把式”的反對。他們既擔心核桃高接換種成功率低,也惋惜枝丫少了産量會降低。

  在厚坪鄉紅色村,李秀珍找到特別愛鑽研的村民馬吉坤。馬吉坤拿出幾棵家裏的核桃樹做試驗,發現高接換種的核桃樹成活率高,結出的核桃又多又大,果仁香味更濃,這吸引了不少村民來參觀、學習。慢慢地,有不少村主動邀請李秀珍及其團隊去講課。有一年正月十五,突然下起大雪,但村民還是按時趕到,李秀珍就站在雪地裏給大家講了一堂春季修枝的現場示範課。

  為了在城口留下一個四季常在的課堂,李秀珍所在的市林科院與重慶市渝魯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在高觀鎮建起核桃高産示範園。我市種植面積最大的核桃品種“渝城1號”,就是從這個示範園裏“走出去”的。去年,示範園幹核桃畝産高達152公斤,創下全市核桃畝産紀錄。

  除選育優質品種外,核桃科普示範園還進行技術試驗示範、林下立體種植試驗等,大大提升了核桃種植效益,為城口核桃産業“良種+良法”的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打通“堵點”

  林業公司幫助村民把核桃賣出大山

  最近,核桃鮮果開始收購。渝魯林業公司董事長馬明一到高觀鎮渭溪村,不少村民就親熱地和他打招呼。

  馬明以前從事山貨販運。在做生意過程中,他發現城口山上處處可見核桃樹,每年卻還要從外地購進核桃。“城口的核桃個小、皮厚、仁少,再便宜也沒外地薄殼核桃逗人愛。”馬明説。

  後來,馬明決定與市林科院合作改良品種,並將新品種核桃規模化加工後賣到外地,渝魯林業也成為城口縣核桃銷售量最大的企業之一。“他幫我們把核桃賣出去,我們每年都有收入,又不用花太多勞力。”寇達賢説。

  “由於不少留守村民學習新技術比較吃力,我們就採用入股等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核桃果園既能得到精心的管理,農民也有穩定的收入。”馬明説。

  寇達賢把家裏5畝多核桃樹都作價入股進合作社。每年一到相應季節,就有專業的隊伍上門提供修枝、施肥、打藥服務,不需要花一分錢。去年收穫季,寇達賢將2000公斤鮮果採摘後送到合作社的收購點,收入6000多元。

  “樹是自己的,每年在采收上出點勞力就有收入,這樣的事誰不願意幹呢?”寇達賢説。

  目前,渝魯林業這種“公司+科技+核桃協會+農民合作社+大戶+農戶”的運營模式,將8000余戶農戶納入産業鏈,訂單面積達到3萬餘畝,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深攻“難點”

  水果加工企業實現乾果精深加工

  位於高觀鎮施禮村的重慶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一條約三十米的生産線,可連續完成核桃破殼、榨油等工序。“破殼是加工野核桃油的關鍵環節,我們花了7個多月的時間才攻克這一難題。”該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張幫奎告訴記者。

  張幫奎原是匯達檸檬的技術骨幹,主攻檸檬深加工。2018年,匯達檸檬負責人走進城口,發現野核桃成熟後落在地上無人問津,為這種綠色資源的浪費深感惋惜。經調查後發現,城口有10萬畝野核桃,資源豐富。第二年,匯達檸檬在城口投入資金設立深加工研發中心,促進了城口野核桃資源的開發。

  原本研究水果的張幫奎開始轉型研究乾果。他的團隊與機械設備生産廠家一起琢磨,在生産線上設置了兩道破殼程序,確保能剝出較完整的核桃果仁。

  “去年我們加工量達到3萬噸,銷售到重慶主城和沿海等地,年産值2100多萬元。”重慶城口核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勤容&&,今年6月建成的二期加工廠,投産後加工量將達5萬噸。

  拓展“賣點”

  “女裁縫”讓核桃身價倍增

  “核桃全身都是寶。”城口九重山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春茂最近在忙着收購核桃原料。

  今年65歲的蔡春茂,曾是城口小有名氣的裁縫。54歲那年,蔡春茂從零起步,開始從事野核桃深加工。最初她着力於加工核桃油,隨後又思考如何進行核桃的系列開發。最近幾年,她又嘗試用核桃分心木做枕頭、將核桃殼製成燒烤炭、用核桃殼做紙巾盒等,不斷拓展城口核桃新賣點。

  “未來文創産品更有前景。”蔡春茂拿起身邊一個重達2公斤的枕頭,裏面的填充物是兩瓣核桃仁之間那片薄薄的分心木。“以前這些分心木沒人要,大家也不知道怎麼利用。後來我們把它收集起來,每8000片填成一個枕頭,每個可以賣到130元。”蔡春茂特別自豪。去年,九重山實業生産的系列産品,年産值達800多萬元。

  據了解,城口目前已形成從品種選育、優質乾果核桃産銷和野核桃精加工的全産業鏈,並通過與文化、醫療相結合,成為大健康産業的一部分。“隨着高速公路年底通車到城口縣城,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進入城口,助推城口核桃産業鏈不斷壯大、延長,帶動更多農民致富。”城口縣相關負責人説。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97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