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沙坪壩“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年産值已超30億元

  毗鄰重慶大學的電纜廠,在破産“沉睡”十多年後被改建為重慶大學設計創意産業園,年産值達10多億元。3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沙坪壩區了解到,該區利用高校優勢和周邊閒置資源,建設“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激活閒置資源,激發創新動能,讓閒置空間變創新空間,讓創新資源變經濟發展動能,“生態圈”去年産值30多億元。

  沙坪壩區是我市科教文化強區,集聚了17所高校,創新活躍指數居重慶前列。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該區定下了打造創新驅動示范區的目標任務。

  “作為西部(重慶)科學城的主陣地主戰場,我們以務實建好‘環大學創新生態圈’為切入點,係統重塑創新驅動新優勢,打造創新驅動示范區,努力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展現更大的擔當和作為。”沙坪壩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激發高校創新資源活力,提升創新驅動能級,該區採用“政府扶持+學校支援+企業運營”模式,重點鎖定4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即:環重慶大學沙坪壩A區、B區、C區“一校多點”創新生態圈;環重慶師范大學沙坪壩校區“一校一點”創新生態圈;環陸軍軍醫大學“一校多點”創新生態圈;環電子職院—建築職院“兩校兩點”創新生態圈。還專門設立“圈長”責任制,建立起“一校一專班”“一周一調度”工作機制,推進“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和發展。

  目前,“環重慶大學創新生態圈”已建成投用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重慶研究院、重慶大學設計創意産業園、重慶大學産業技術研究院金沙分院、重慶先進輕金屬研究院等項目27個,啟動在建重慶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金沙科創園、1491未來設計創意中心等項目6個,集聚了重慶大學建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築智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重慶中電光谷科技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光寶聯合(重慶)智能科技研究院等30余家創新型企業。

  環重慶師范大學創新生態圈在重慶師范大學老校區建立起拾光格數字經濟産業創新港,重點聚焦數字經濟産業數字創新、數字創意、數字傳播、數字健康等領域,打造以數字産業為主導、多種關聯業態並存的市級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市級大學科技園。

  環電子職院—重建築職院創新生態圈主要圍繞電子資訊、大數據、人工智慧、建築科技等産業,推進學校熟化項目落地,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孵化專業基地。環陸軍軍醫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也在有序推進中。

  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大多是利用高校周邊的閒置老舊廠房作為發展空間。這既為高校創新人才就近提供創新場地,又以較低成本實現了城市有機更新。

  重慶大學設計創意産業園就是在原有電纜廠廠房建築原貌基礎上,將其改造為寫字樓、展廳等創新空間。目前該産業園已入駐員工近1000人,成為利用工業遺産發展文創産業的典型。

  主要從事軟件開發、資訊係統整合的築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落戶于緊鄰重慶大學的金沙星座·科創園。企業負責人、入選重慶英才的重慶大學校友趙亮表示,在母校旁落戶,可以更好地獲取人才資源、了解行業動態,具有“近水樓臺”的優勢。

  截至今年3月,沙坪壩區“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已累計建成創新平臺62個,入駐項目團隊1450余個,孵化科技型企業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組建創投基金5支總規模7.5億元,去年年産值超過30億元、累計超過50億元。(記者 羅蕓)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8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