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為社會資本參與林業生態建設提供示范樣板 重慶市林業産業産值超1500億 帶動群眾持續增收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重慶市積極開展相應探索,成功引進了中林集團、蠻寨林業等國有、民營企業,全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林1728萬畝,林業産業産值超過1500億元,帶動群眾持續增收,推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取得初步成效。

  積極引進中林集團,推動國有企業深度融入

  重慶市以推動國有企業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為契機,積極引進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林集團”)重組重慶市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重慶林投公司”),參與重慶林業生態建設,推動了市政府與中林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確定重慶市為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重點合作城市,成為實施重慶市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市場化主體。

  重組後的重慶林投公司由注冊資本金1.5億元增加到30億元,重慶市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實施,依靠中林集團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行銷渠道,通過採取市場化機制獨立運作,最大程度發揮了“央地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優勢。特別是,由全國林業行業唯一的央企與一個省市全面合作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並以公司資産提供擔保,支援重慶市先期實施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500萬畝,投資規模190億元,融資額度150億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成為全國首例。

  重組後的重慶林投公司通過採取直接出資、固定資産作價和以國有商品林作價等多種形式,推動中林集團、原重慶林投公司以及12個區縣和萬盛經開區等多主體參與,既增加了市場主體活力,達到了築巢引鳳的目的,又減輕了政府財政負擔,有效防范了政府債務或隱性債務風險,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重慶林投公司已完成投資約15億元,先後與城口、梁平、酉陽等8個區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落地國家儲備林建設任務315萬畝,經營林地面積達160萬畝,累計實施營造林50余萬畝,為2.13萬戶參與林地流轉的農戶增收約5.2億元。預計500萬畝儲備林基地建設完成後每年可為項目區25萬戶林農增加直接收入約8億元,更大程度釋放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和經濟紅利。

  積極培育行業龍頭,推動民營企業加速參與

  重慶市積極開展林業生態建設招商引資,成功培育民營主體重慶市蠻寨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蠻寨林業”)獨資參與全市林業生態建設等生態領域保護修復項目投資、設計、管護等全過程管理,助推其發展全資子公司10余家(成功創建市級林業龍頭企業2家),主營業務覆蓋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林下經濟開發、森林康養開發和林業碳匯等生態領域。

  據蠻寨林業介紹,該公司已在我市累計完成投資約8.4億元,流轉確權林地13.7萬畝。目前蠻寨林業已同黔江、彭水、秀山、酉陽、石柱等渝東南5區縣簽署林業生態暨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招商引資協議,擬在未來8年再投入55億元,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暨國家儲備林建設220萬畝,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15萬畝,並確定了時間跨度長達22年的運營期,參與廣度逐布擴大、參與深度逐年提高,有效助推了我市生態領域可持續發展。通過經營收益逐步回收投入成本,為社會資本持續參與林業生態建設探索出了可行路徑、提供了示范樣板。

  積極探索改革創新,推動財政效能不斷提升

  重慶市持續在深化落實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

  在開展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股權化改革試點方面,印發《農林水利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項目股權化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將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中央預算內投資生態保護修復類項目納入股權化改革試點范圍,參與投資達6億元,吸引社會資本2.1億元。

  在推動利用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推進生態建設工作方面,印發《關于轉變思路繼續推行林業生態建設“兩行貸款”項目的通知》,成功落地豐都南天湖森林公園、彭水摩圍山森林旅遊、奉節平安鄉生態建設項目,獲得國開行、農發行20億元以上貸款支援。

  在切實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試點方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重慶市國家儲備林建設的通知》,積極爭取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3000萬元,支援重慶林投用于低效林改造6萬畝,助力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趙穎竹)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1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