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縱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1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記者會在人民大廈新聞發布廳召開。記者會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市級部門負責人代表,圍繞縱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流探討、建言獻策。

  陳一清

  建強連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

  “我們突出文旅特長、産業特色、區位特點,擴大了‘朋友圈’,深化了‘合作圈’,升級了‘生活圈’。”市人大代表、大足區委書記陳一清表示,大足將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連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

  陳一清介紹,圍繞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大足深化與毗鄰地區協作,産業聯盟抱團發展,文旅教衛融合共用,加快推動文旅共榮、産業共興、服務共用、城市共聯。

  兩年來,大足與四川方面累計簽署150多份合作協議並務實推進。成功爭取成渝中線高鐵設大足石刻站並啟動建設;不斷深化産業協作,牽頭成立成渝軸線智能制造聯盟;聯合資陽、簡陽等地共建大足黑山羊産業基地、檸檬産業示范帶、優質道地中藥材産業帶;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攜手打造巴蜀石窟文化旅遊走廊聯盟、巴蜀世界遺産聯盟;210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面實施。

  去年底,《重慶四川兩省市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出臺。

  陳一清表示,大足按照實施方案提出了上述新目標,將從以下方面重點發力:建好城市打造美好生活共用空間,加強與臨界縣(市、區)協同共建共融,以成渝中線高鐵大足石刻站為基點,建設站城一體、産城景文融合發展的“未來城市封面”;發揮優勢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提升大足石刻保護研究利用水準,全域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全力做靚近悅遠來、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集群聯動共推産業發展,培育壯大五金、汽摩、智能、靜脈、鍶鹽、文創、大健康等特色産業集群,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強化協作共建共用,深化體制機制融合。

  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産。陳一清認為,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既要靚在文化底蘊特別深厚上,又要靚在風景美、風尚好,讓大足成為顏值、價值、氣質、品質、特質俱佳的地方。大足將做靚大足石刻文化公園,深入發掘大足石刻的內涵價值,把大足石刻研究院建成世界知名研究院,講好大足故事,做靚國際宣傳行銷,聯動成都、樂山、眉山、資陽等地,共同打造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

  左永祥

  推動科學城建設出進度出形象出亮點

  “以創新為主線,積極發揮主力軍、排頭兵作用,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市人大代表,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西部(重慶)科學城管委會主任左永祥表示,西部(重慶)科學城既要辦好合作的事,更要幹好自己的事,加快形成以創新支撐引領高品質發展的良好態勢。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主平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西部(重慶)科學城去年同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等交流互訪頻繁,與西部(成都)科學城簽署共建戰略協議,制定了與成都高新區“雙區聯動”行動方案。同時,攜手打造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聯合打造電子資訊世界級産業集群,落地總規模30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

  “我們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突出抓好科技創新、産業創新和創新生態等方面的工作。”左永祥介紹,去年科學城一手抓戰略科技力量布局,一手抓硬環境提升,推動34個高校院所合作項目簽約、北大重慶大數據研究院等17個項目投運,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綠色低碳、高技術服務四大主導産業集群,加快建設功能型、公共服務項目。

  左永祥表示,科學城將以只爭朝夕的狀態,推動建設出進度、出形象、出亮點。

  一是完善空間功能布局。圍繞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城市建設,優化空間布局,強化功能支撐,以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為牽引,高水準建設大學城、科研港、科學谷、生命島、科創街“五大創新支撐”,加快形成“三大産業片區”,著力完善“六大城市功能”。

  二是提速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打造科技基礎設施、高端研發平臺等重要科創項目,加速推進平臺型、龍頭型重點産業項目,有序實施“科”字頭功能性設施建設等。

  三是推動高端要素集聚。瞄準全球和全國500強、行業前3強精準招商,高水準打造金鳳實驗室,引導規上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推動骨幹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確保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年均增長20%以上,市級以上研發機構數量年均增長10%以上。

  四是優化創新發展環境。籌建科學城發展大基金,設立創新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打造創投街區。實行創新、産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卓越營商環境、創新氛圍、産業生態。

  易小光

  努力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和關鍵樞紐

  市政協委員、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礎較好,要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依托國內大迴圈,融入國際大迴圈,努力成為構建我國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和關鍵樞紐。

  易小光認為,戰略區位重要、産業基礎較好、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空間廣闊、開放程度高,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5大優勢和潛力所在。如在戰略區位上,它在聯動西南、西北發展中起到重要節點作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具有示范作用,在國家新開放格局中更是面向東亞與東南亞、南亞的國際門戶樞紐。在産業上,汽車、電子資訊、裝備制造等世界級産業集群雛形顯現,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態發展迅速,優質糧油、生豬生産優勢明顯。在市場方面,輻射西部近3億人口,聯動東盟超過6億人的新興市場。

  易小光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擔負這樣的職責使命,需要提升5個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一是要成為全國重要經濟增長極,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係和一體化的商品要素市場體係,發揮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二是要成為科技創新中心,集聚創新資源要素,發揮科技創新在暢通雙迴圈中的關鍵作用;三是成為西部地區改革排頭兵,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發揮體制機制改革的合力作用;四是成為內陸開放橋頭堡,強化平臺樞紐建設和區域開放合作,發揮對外開放的活力作用;五是成為生態文明先行區,加快深化綠色發展改革探索,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構建我國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和關鍵樞紐,有哪些思路和發展路徑?易小光説,首先要統一思想,樹立川渝“一盤棋”思想,推動一體化發展,與東中部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合作。積極促進國際大迴圈,融入“一帶一路”,形成面向東南亞、南亞,聯通歐洲的國際合作新優勢。

  其次要加快構建開放型現代産業體係,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加強産業鏈合作,建設全球重要制造業中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世界級裝備制造産業集群。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國際消費中心,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

  此外,要高水準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加強國內外科技合作,增強區域發展動力。

  吳在學

  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融合創新

  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副主任,中國聯通重慶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在學表示,將全面承接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融合創新,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助力川渝兩地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吳在學介紹,目前,重慶5G站點已累計建成超7萬座,躋身全國5G發展第一方陣。成渝地區網絡供給和互通能力持續增強,積極服務“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推動一大批創新應用落地,兩地通信運營企業積極推進通信服務一體化,共同提升雙城資訊服務水準。

  吳在學建議,要繼續加快“雙千兆”建設,有效支撐高品質發展。一是繼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5G深度覆蓋,構建跨域5G虛擬專網。協同政校企鏈,加快5G應用創新,特別是在産業門類較齊全、産業鏈條較完整的制造業,率先做出標桿,吸引各方創新合作模式,推動産業數字化轉型。二是繼續優化網絡結構,加大城域網和骨幹網擴容力度,一體化構建成渝毫秒級低時延光纖網,打通資訊流通大頻寬低時延高品質的“地網”大動脈。

  “成渝已被列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的八大節點之一,是我國算力網絡的骨幹連接點,要緊抓戰略機遇,盡早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布局全市第二個新型數據中心産業集群。”吳在學建議,重慶應緊抓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加快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發展的動力係統。出臺相應的支援政策,吸引各企業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快速建成重慶市國家級骨幹數據中心的四梁八柱。鼓勵各企業集團積極申請能耗指標,為布局成渝算力網打好基礎。積極推動成渝雙城數據中心互為異地容災數據中心,做好一體規劃,加快促進數據流通和深化數據應用建設。

  許仁安

  實現基礎設施、運輸服務、治理體係一體化

  “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推動區域互聯互通是首要任務,交通應當先行、做好支撐。”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許仁安説。

  許仁安表示,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重慶市交通局加強與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聯動協同,合力推進現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加快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1小時交通圈”。

  許仁安介紹,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雙方將加快構建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努力實現基礎設施、運輸服務、治理體係3個一體化,全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當好開路先鋒。

  一是著眼通歐達海,持續拓展對外大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規劃的“6軸7廊8通道”交通主骨架中,有“3軸2廊1通道”通過重慶。要結合重慶特點,統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加快構建出海、出境大通道。

  二是著眼連結國際,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著力推動形成“市內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的機場格局,合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世界級機場群。今年將加快建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廈及第四跑道,提速推進新機場前期工作,力爭開工重慶新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同時,積極完善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布局,拓展機場功能,提升服務能級。

  三是著眼四網融合,共建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按照“五年全開工、十年全開通”目標,全力推進“米”字型高鐵網建設,加快實現1小時成渝雙核直連、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6小時北上廣深通達。今年將通車運營鄭萬高鐵,啟動建設渝西、渝宜高鐵,實現高鐵營業裏程、在建裏程雙雙突破1000公里,重慶6小時通達北京。同時,科學謀劃川渝間城際鐵路網、重慶市域(郊)鐵路網、城市軌道網建設,推進“四網融合”發展。

  許仁安説,今年兩地將新開一批跨省城際公交、同城公交、小巷公交,啟動一批智慧高速建設,推廣智慧物流資訊平臺,推出第三批“川渝通辦”事項,推動信用資訊互查互認,加快區域聯合執法制度建設。

  本組稿件由記者陳國棟、王亞同採寫,圖片由記者齊嵐森攝

  雙圈對話>>>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陸港樞紐投資發展集團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佘金波:

  加快建設成渝兩地立體綜合交通體係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陸港樞紐投資發展集團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佘金波説,根據《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唱好雙城記建強都市圈戰略合作協議》,成渝將共同推動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共同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同推動中歐班列(成渝)高品質發展,共同推動暢通沿江客貨運通道。一係列重大舉措,將有利于成渝兩地加快建設立體綜合交通體係,有利于暢通對外聯繫,帶動物流、人流、資金流、技術流、資訊流加快集聚,提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位勢能級,鞏固重慶、成都門戶樞紐地位,進一步發揮“極核”和“主幹”引領帶動作用,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

  成渝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將大力提升成都市青白江區的陸港樞紐發展能級。未來五年,青白江區將立足“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總體定位,加快“四區一樞紐”建設,發揮國家陸港物流樞紐引領作用。作為一家立足于陸港樞紐建設的本地國有企業,成都陸港樞紐投資發展集團將充分借助國家戰略的疊加優勢,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充分凸顯國有資本引領作用,為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建設發展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

  (成都日報記者 趙一)

  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師陳昊:

  成渝共同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前不久,成都市黨政代表團前往重慶市考察學習交流,兩地政府簽署《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唱好雙城記建強都市圈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協議中的重要內容。“關于雙方應如何打造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加強成渝兩地制造業合作、提高工業工藝技術等方面著力。”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師陳昊説。

  陳昊認為,成渝兩地制造業各有特色、各有優勢,“如重慶的汽車、造船等行業具有很大優勢,成都的汽車制造也有雄厚基礎。”他建議,雙方可在這些領域研究國際國內制造業特點、規律,構建新的産業分布和合作關係,實現“有上游、有下遊”的合作方式。

  陳昊表示,高品質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工藝技術,“應整合兩地研究機構和大學,整合研發實力,實現産業集群的協同創新。最好能通過兩地企業、研發機構,建立制造工藝開發創新中心,共同提高兩地工藝技術水準,從而建設一批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把技術提上來。”

  (成都日報記者 白洋)

  四川省人大經濟委員會委員、維誠審計評估集團董事長陳維亮:

  加強“四區”聯動共建成渝科創走廊

  “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的重大任務,也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四川省人大經濟委員會委員、維誠審計評估集團董事長陳維亮表示,這幾年,西部科學城建設一直在快馬加鞭,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創平臺、重大項目加速布局。

  陳維亮説,成渝兩地應共同發揮創新平臺優勢和引領示范作用,共同擔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使命和重大責任,高標準、高品質規劃建設西部科學城,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形成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發揮四川天府新區、重慶高新區的戰略優勢,協同重慶兩江新區、成都高新區,加強“四區”聯動,共建成渝科創走廊,輻射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的科技水準躍遷,打造引領西部、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科學高峰”和“科技高地”,為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成渝力量。

  (成都日報記者 李自強)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27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