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涪陵榨菜“産業大腦”下月上線

  5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涪陵區大數據局獲悉,該區基於數字農業開發的榨菜“産業大腦”已完成整體框架搭建,下月底將上線。“産業大腦”整合了榨菜種植、生産、加工全産業鏈的數據資源,可有效服務於榨菜種植、企業成本管控及政府決策等,促進涪陵榨菜産業實現全鏈條、全閉環、全流程的數字化應用。

  青菜頭種植分佈在川渝哪些區域,榨菜加工的原料缺口有多大,近期市場更青睞什麼樣的産品?記者看到,登錄“産業大腦”中樞平台,這些問題都可通過不斷閃爍的地形圖、柱狀圖、曲線圖等呈現出來。

  涪陵是全國青菜頭最大産區,全國約52%的青菜頭産自這裡,同時佔據全國榨菜産銷量的50%。一顆青菜頭從田間地頭到加工成菜,要經過種植、加工、包裝營銷等多個環節,受市場、氣候等因素影響,行業周期性波動較大。因此在榨菜行業有一個普遍現象:即使是行業龍頭企業,與上下游協同對接有時也難免“手忙腳亂”。

  “‘産業大腦’能夠提前感知、智慧研判。”涪陵區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説,“産業大腦”集成了算力、數據、算法、模型、智能模塊等基礎要素,依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完成數據採集後,通過模型分析,形成多項關聯産業發展的指數走勢,為産銷兩端提供決策指導。

  作為首批意向性註冊用戶,涪陵珍溪鎮農聯農專業合作社社長周營福對這一平台前景充滿了期待。“每年,合作社制定全年種植計劃時都很為難,種多了怕賣不出去,種少了又怕不夠賣。”周營福坦言,“‘産業大腦’上線後,可實時獲取涪陵以及川渝兩地的榨菜種植規模及分佈情況,依託這些數據信息,我們就能提前研判全年榨菜産量,從而做出科學合理的種植安排。”

  “理論上講,一旦出現可能影響榨菜行情的因素,‘産業大腦’就能發出預警,提醒企業及種植戶及時採取調控措施。”涪陵區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説,這將有助於散戶及中小企業提升議價能力,打造更多區域特色品牌。

  據了解,涪陵榨菜“産業大腦”首批意向註冊用戶涵蓋了涪陵40余家榨菜生産企業,以及近200家榨菜股份合作社。未來,“産業大腦”還將收集更多川渝及全國其他地區的榨菜行業數據,隨着“産業大腦”集合的數據更全、更及時,其給出的意見也將更加精準。(記者 左黎韻)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05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