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來,在江津區支坪鎮真武場社區一段,野餐、帳篷、露營、篝火、星空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雞、鴨、魚等農副産品一字排開——這裡是江津區有名的“網紅露營基地”,於2022年9月正式迎客。
在基地務工的村民鄭應芳忙着將垃圾分類收集到垃圾箱中。
“家門口就業,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還能照顧老伴和小孫子。”鄭應芳笑着説。
這是江津區“萬企興萬村”行動的一個縮影。自行動啟動以來,江津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主動和企業對接協商,積極動員引導商會、企業、合作社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合作産業、注資建廠等多種幫扶方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群眾就業,為推進鄉村振興蓄勢添能。
村企合作,帶頭人很關鍵。江津區工商聯根據各村社實際情況,召開村企對接會,村裏提出需求,企業進行承諾,確保幫扶切合實際,幫出成效。
在支坪鎮,40家企業和8個村社簽訂村企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協議,並邀請民營企業家擔任“名譽村長”,充分發揮“選聘一人、帶動一方”的社會效應,為家鄉發展謀思路、想點子、捐物力、出財力。
緣溪行野炊營地負責人唐鳳是真武場社區選聘的“名譽村長”,利用閒置的土地資源,一年前她回到家鄉發展露營項目。
如果僅僅讓村民流轉土地,集體經濟和村民受益有限。真武場社區以何種形式參與其中?看到基地建起後由於無購物資源,游客消費低,企業盈利有限,社區經過多方考察,決定以“農戶+企業+村集體”模式,在原有露營基地的基礎上,擴大建立種植養殖基地,租售村民閒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小院經濟。如今,既提高了游客消費水平,又能讓真武場社區和村民享受利潤分紅。
“這種模式能拓展我們村的特色産業,帶動村民就業。”真武場社區黨支部書記羅蘭琴説,後續還將共同建立特色産業園,多方位實現共同富裕。
截至目前,在江津區“萬企興萬村”行動中,先後有348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119個村社,累計投資達42.6億元,涉及項目401個,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