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有部分區通知要做“三天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目前重慶的核酸篩查、核酸檢測的策略是什麼?11月26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15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紹,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核酸檢測頻次,是因為各區、各街道、各社區的實際情況、疫情防控需要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核酸檢測策略和措施。
李畔説,對中心城區來講,本輪疫情才開始時是打疫情殲滅戰,中心城區疫情呈現多點、多源、多鏈條的特點,不知道潛在感染者在哪,鏈條又不清楚,就把中心城區作為一個整體,全域開展核酸檢測,把潛在的感染者找出來。
進入社會面清零階段,高風險區要應劃盡劃快劃,在高風險區內按照規定頻次進行核酸檢測;對其他的區域,由於還有社區傳播現象,就實行“隔日一檢”,找出隱藏“敵人”並殲滅。
“這個過程中,中心城區各區的疫情呈現分化特徵。”李畔説,有的區日新增數量上千,而且社會面的佔比也比較高,提示在這些區裏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潛在感染者,社區的傳播仍然沒有阻斷,所以渝中區、九龍坡區、江北區、渝北區連續3天對全域開展每日1次核酸檢測,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把潛在的感染者找出來。梁平區、墊江縣、秀山縣則是連續3天對部分區域開展每日1次核酸檢測。
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就降為低風險區,但不等於沒有風險,還要繼續觀察。所以解除高風險區並不等於解封,尤其是當前中心城區疫情依然嚴峻複雜,即便是高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仍然是中心城區全域協同防控、實施社會面管控。
那在上述7個區縣中,“無疫小區”還需要做核酸檢測嗎?李畔説,“無疫小區”“無疫社區”不參加這三輪的全員核酸檢測。對近5天都沒有陽性的街鎮、有陽性的街鎮中近5天沒有陽性的社區和小區,也不用參與這次全員核酸檢測。
至於擔心做核酸檢測被感染的問題,李畔説,統計表明,新增感染者中六成以上是同樓棟、同小區、同社區的居民,他們感染的途徑往往是因為在社區活動中,沒有規範防護,與感染者有接觸造成的。
“直接在採核酸排隊或者採核酸過程中感染的情況很少,大家不要擔心。”李畔説,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堅持“一米距”,是可以杜絕這種情況的。(記者 李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