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如何解決消費者續航焦慮?

  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有一外號:市內車。

  去年國慶期間,新能源車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一個小時,排隊幾個鐘頭”的話題火遍了各大社交媒體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我國高速公路充電樁保有量為10836個,配置充電樁的服務區數量為2318個。高速公路充電樁數量佔總體的比例僅約為0.5%。高速路網充電設施保障不足,讓很多有長途駕駛需求的消費者不敢“下叉”。

  記者梳理了國內一些專業機構近幾年來關於續航焦慮的市場調查結果,發現“新能源汽車補電不便”是50%以上的車主最關注的問題。

  正在新能源汽車産業上發力的重慶,能否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

  主城區“一樁難求”已成過去

  重慶主城區受山城地貌和建設用地緊張等影響,汽車充電曾經“一樁難求”,但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如今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兩江新區重慶精信中心,附近辦公樓眾多,其停車場就有20個國家電網充電樁。在附近上班的張琼&&,這裡的充電樁足夠周邊新能源車主日常使用,她每次來都能找到充電樁。

  記者在高德地圖上搜索重慶中心城區的汽車充電站,看到密密麻麻的紅點標識。僅觀音橋片區,就顯示有20個充電站,分別屬於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開邁斯、紫微星、萬馬愛充等&&,另外還有特斯拉、蔚來等汽車品牌的專用充電站。從地圖上看,每個充電站之間距離大約在200米到500米之間。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目前設有新能源汽車充電樁7.29萬餘個,中心城區充電樁佔70%,大部分分佈於江北區、渝北區及九龍坡區,每個充電點位擁有充電樁5—20個不等。

  據了解,重慶新能源充電樁主要有兩種來源,一種為國家電網設置的充電樁,多設置在辦公區域,供職工通勤使用;另一種為第三方品牌充電樁,多見於交通繁忙點,例如汽車站、火車站、道路服務站內。

  未來,重慶充電樁的分佈場景還將進一步優化。

  日前發布的《全市加快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工作方案》明確,新建居住社區要確保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預留安裝條件時需將管線和橋架等供電設施建設到車位以滿足直接裝表接電需要;建成充電設施的公共停車位比例不低於50%。新建辦公類公共建築配建的停車場(庫)應100%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建成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比例不低於50%。新建其他建築配建的停車場(庫)或獨立用地建設停車場,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的比例應不低於50%,建成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比例應不低於30%。

  充電網絡從高速延伸到所有區縣

  6月25日,繞城高速珞璜服務區,市民伍永倫開着自己的長安奔奔EV來到高速公路充電站。他的車續航里程不高,只有200來公里,但他卻經常在重慶和成都兩頭跑。“潼南和遂寧服務區都有充電站,花半個小時充一次電就夠了。”

  記者調查發現,重慶在高速路網充電樁建設方面明顯好於全國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來自本地對相關設施進行了提前規劃布局。

  早在2018年,我市就在繞城、滬蓉等高速公路的61個服務區建成充電站,向西可至成都,向東通達武漢。

  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打造“一環十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建成充電站137座、充電樁548個,形成西南地區最大、最完善的高速公路充電網絡。

  除了打通高速路充電瓶頸,重慶充電設施布局還覆蓋到了每一個區縣。

  “五一假期,我去了彭水、忠縣、石柱,基本上每天都要給車充電。”張佑新是一位新能源車主,每到一個區縣,他都能在城區內很方便地找到充電樁。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區縣充電樁整體數量位居西部前列,在2021年我市新增的1.45萬個充電樁中,區縣佔到很大一部分。

  當前,重慶充電設施的建設進度還在不斷攀升。《全市加快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工作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個,其中公共快充樁3萬個。此外,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快充站全覆蓋,試點建成一批350千瓦及以上大功率充電樁。

  探索布局換電模式

  除了布局常規的充電樁外,重慶也在探索換電模式,以解決新能源汽車的“續航焦慮”。

  由於比充電模式補能時間更短、也不用擔心電池使用衰減問題,換電模式正在成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的“新賽道”。今年5月,重慶就&&了《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到2023年,將在全市建成換電站200座以上,推廣運行換電新能源汽車1萬輛以上。

  本地市場層面也動作不斷。

  重慶奧動新能源總經理夏雪介紹,目前奧動在重慶區域共建成並運營了24座換電站,其中主城區22座,覆蓋了主城9區,同時布局了開州、豐都區域的換電網絡,目前主要服務對象為出租車及網約車。運營近1年來,單日換電次數已突破4000次,換電總里程超7000萬公里。她&&,奧動新能源計劃主城與區縣並行推進,同時向西連通成渝換電網絡,逐步打通“成渝換電走廊”,保障消費者省際出行能源補給需求。

  今年2月,吉利科技集團在重慶高速公路靜觀、梨花山、圍龍、珞璜、大路5個服務區設置的首批智能換電站投入運營。未來五年,該公司計劃在重慶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投産40個智能化示範站。

  最近,吉利汽車與重慶力帆科技的合資企業睿藍汽車發布了首款換電版電動轎車。到2025年,該公司將推出5款換電版車型。此舉被看作是重慶打造換電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的標誌性事件。

  日前,比亞迪全資控股的重慶乾元新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投資企業關於“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的相關業務內容引發市場關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標誌着比亞迪接下來有意在渝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項目的布局。

  記者從市經濟信息委獲悉,2021年,我市已建成換電站72座,涵蓋中心城區及部分高速公路服務區,形成了滿足前期運營示範的換電服務網絡。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換電站200座,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多品牌多車型換電站聯合運營,換電站間距不超過200公里,並在每個重點區縣原則建設1座以上綜合換電站。

  數據説話:

  重慶目前設有新能源汽車充電樁7.29萬餘個,中心城區充電樁佔70%,每個充電點位擁有充電樁5—20個不等

  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打造“一環十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建成充電站137座、充電樁548個,形成西南地區最大、最完善的高速公路充電網絡

  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個,其中公共快充樁3萬個;建成換電站200座,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

  數據來源:市經信委

  訪談>>>

  充電和換電模式 該走哪條路

  目前,重慶正加大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布局建設力度,與此同時,本地又承擔了國家有關部委安排的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面臨充電與換電兩條路線,重慶如何做出正確抉擇?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董事長周雄。

  充電和換電並非完全對立的技術

  重慶日報:充電和換電技術路線,到底哪個更有優勢?

  周雄:首先要強調的是,充電和換電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技術。比如,目前支持換電的電動汽車基本上也都能充電。

  充電主要優勢在設備簡單,安裝成本和投資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對電動汽車的適配性較強。目前充電樁的普及率較高,但充電功率和電池安全技術持續提升有一定技術瓶頸,短期內很難做到10分鐘以內充滿。同時,大量大功率充電對電網供電也帶來一定壓力。

  換電技術的特點和優勢是補能速度快,現在的換電站基本上能在3分鐘內換好電池。此外,換電站通過統一科學管理電池充電,可以優化電池壽命,同時利用峰谷價差充電可以降低電池充電成本,緩解電網用電壓力。

  當然,換電技術也有缺點,比如換電站主要是電動汽車車企自主建設及推廣,服務於車企自産車輛,重復建設情況比較嚴重,利用率與各個車企電動汽車的普及率相關,存在“冷熱不均”的現象。

  充電和換電不能簡單“二選一”

  重慶日報:充換電兩種模式,重慶更適合哪一種?

  周雄:重慶擁有複雜的補電應用場景,不能簡單二選一,而是應該深入研究如何實現合理布局、優勢互補。

  比如,充電模式比較適用於私家車、公務用車、公交、環衛等場景,主要特點是白天用,晚上充。車主跨區縣出行的時候,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也能夠臨時補充電能,邊充電邊休息20—40分鐘,也基本能適應和滿足出行要求。

  而換電模式則適合出租車、網約車、物流、礦山等用車強度比較大、“人歇車不歇”的應用場景。換電站貼近用車集中點佈置,3分鐘左右完成電動汽車補能,不耽誤運營使用。

  充電和換電技術特點不同,全市電動汽車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用車場景,結合運營效率靈活選擇充換電模式,在市內逐漸形成充換電模式相輔相成的局面。

  用地難是充換電設施建設最大瓶頸

  重慶日報:建設充換電設施,主要面臨哪些困難?如何破解?

  周雄:目前充換電設施普及推廣的瓶頸,主要是用地難。重慶受山地地形地貌和城市布局影響,熱點區域公共充電站和換電站場地難尋,用地成本偏高。充換電站經營壓力較大。

  同時,隨着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城際出行帶來的高速公路充電需求快速增長,高速公路服務區“潮汐充電”現象日益凸顯,運營商運管難度加大,節假日充電服務體驗也不佳。

  此外,充電市場服務能力良莠不齊,市場准入門檻較低,全市充電設施運營商規模、管理水平差異巨大,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隨着電動汽車保有量和滲透率不斷提升,充電負荷成為新的用電負荷增長極。重慶目前僅有少量運營商具備和電網互動功能,調節充電負荷的能力整體較差,這進一步加劇了電網保供壓力。

  政府牽頭多方參與

  重慶日報:重慶應該怎樣為充換電體系補強短板,解決車主的續航焦慮?

  周雄:政府部門正牽頭&&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在用地、供電、市政、交通等環節對充換電設施建設予以保障;對充電運營商落實市場准入與退出機制,通過強化管控,提升充電服務水平。

  從技術層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正利用移動充電樁和固定充電樁相結合的方式,緩解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潮汐”充電現象;研究推廣有序充電和V2G(車輛到電網)等技術,讓充電設施發揮更高的效率;拓展更多電動汽車電池參與車網互動,緩解電網壓力。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83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