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車間裏的年輕人。資料圖 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7月14日電(曹妤)盛夏時節,“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重慶市銅梁區,放眼望去,銅梁農村大地上,處處瓜果豐收,呈現出一派充滿希望的景象。
走進銅梁虎峰鎮回龍村,農家小院乾淨整潔,村裏發展的沃柑、鳳凰李等産業欣欣向榮……這一切的背後,都得益於回龍村的“領頭雁”——村黨支部書記冉順江。
今年53歲的冉順江是回龍村本地人。之前二十多年,他在外地從事建築行業,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我是本村出生的人,自己過上了好日子,也不能忘記鄉親們!”有着深深家鄉情懷的冉順江放棄了自己紅火的事業,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村裏的工作中,並於2010年擔任了回龍村黨支部書記。
“作為黨的基層組織,最關鍵的是要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升村黨支部的戰鬥力,才能鑄造幹事創業的堅實基礎,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上任後的冉順江,嚴格組織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在加強支部全體黨員理論學習的同時,還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增長基層黨員的視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
如何盤活農村大量的閒置土地,讓土地“生金”?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在冉順江的帶領下,回龍村將該村600余畝閒置土地、荒山荒坡進行集中整治,用來種植鳳凰李、冰糖李等精品水果,逐漸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如今,在銅梁,像冉順江這樣積極投身家鄉建設的帶頭人越來越多。這與銅梁&&引導政策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到農村投資興業的積極舉措分不開。
“現在水蜜桃已經賣完了,只剩脆桃了。”每天,太平鎮坪漆村電商辦公室裏,村裏電商&&負責人趙航都忙得不可開交,打接電話、聯絡、處理訂單。
趙航是村裏的本土人才,也是土生土長的坪漆村人。前幾年回到老家,趙航和一幫年輕人利用在外經營通訊和網商的業務知識,創辦起“桃谷人家”微信商城。商城不僅在坪漆村收土雞蛋、水果蔬菜上架,也帶動了臨近幾個村的土貨銷售,今年全年農特産品銷售額預計能超過80萬元。
在銅梁區土橋鎮六贏村、慶林村,問起村裏的老百姓,都會提起一個名字——年輕的95後創業青年唐韻秋,同時也是慶林村本土人才。
2015年,從重慶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唐韻秋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放棄主城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
在擔任土橋鎮慶林村綜合服務專幹時,唐韻秋帶領村民利用閒置農房創辦“原鄉藕寓”民宿,並聯手其他村本土人才一起打造“原鄉慢食”餐飲品牌,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
在銅梁,像趙航和唐韻秋這樣的回鄉青年還有很多。據統計,近年來,銅梁全區已累計動態回引本土人才850名,325人成長為村(社區)專職幹部。
同時,銅梁制定&&激勵本土人才參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七條措施,支持本土人才自主創新創業,102名本土人才帶頭創辦或參與集體經濟項目經營管理,村民紛紛感慨“村裏回來年輕人,鄉村振興更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