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的樂手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新華社發

三月四日,重慶市特教中心的全體師生收聽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為揚帆管樂團加油喝彩。特約攝影 郭旭 攝\視覺重慶

從未用過樂器的視力殘疾孩子,從觸摸老師的嘴型開始,走上了如今的殘奧會舞&。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為了那一百一十八秒的精彩演出,孩子們付出了無數的艱辛。 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他們看不見世界,世界看見了他們!
3月4日晚,國家體育場煙花璀璨、燈火輝煌,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盛大開幕。
聚光燈下,一支由44名視力殘疾學生、2名盲人老師、1名指揮組成的管樂團奏響了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未來讚美詩》,國際殘奧委會會旗緩緩升起、迎風而舞。在莊嚴磅礡的旋律中,夢想、喜悅、自豪伴隨着音符釋放而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殘疾人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傳遞着自強不息的中國力量。
“孩子們終於成功了!他們成功了!”在國家體育場候場區,看著電視屏幕上的現場直播,重慶市特教中心校長李龍梅喜極而泣。激動、興奮、驕傲……她百感交集,因為這些視力殘疾樂手,正是重慶市特教中心揚帆管樂團的師生們,學生中年齡最小的才10歲。
這群視力殘疾學生,是如何站上這萬眾矚目的世界舞&的?
新聞背景>>>
全球規模最大盲人管樂團
重慶市特教中心揚帆管樂團成立於2011年,歷經11年發展,現有老師32人,視力殘疾學生70餘人,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盲人管樂團。
揚帆管樂團先後兩次參加“上海之春國際管樂藝術節”展演,榮獲“中華杯”中國第八屆非職業優秀管樂團隊展演初中組銀獎、中國管樂發展貢獻獎;曾在北京音樂廳、國家大劇院、解放軍軍樂廳,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聯合演出;先後走進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舉辦“生命的色彩”公益音樂會,在重慶大劇院舉辦“看見微笑”“揚帆和她的朋友們”兩場專場音樂會。
1 “讓我們加入進來,成為孩子們的‘眼睛’”
零基礎的老師們先給專業音樂老師當學生,給自己“掃盲”,再一點一點教會視力殘疾學生們樂理知識和演奏技巧
時間回到2010年12月,一個寒意料峭的夜晚。
市特教中心的師生們聆聽了一場溫暖的新年音樂會,坐在回校的大巴車上,孩子們興奮不已。有的哼起了歡快的旋律,有的討論着發出美妙聲音的樂器。
“要是我們也會演奏就好了。”一名孩子脫口而出。他的話,得到其他孩子熱烈響應。
望著孩子們充滿渴望的臉,一旁的李龍梅心裏一熱:是啊,視力殘疾學生的世界那麼狹小,為什麼不把他們組織起來,搞一支管樂團,讓他們通過音樂“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呢?
説幹就幹。買樂器,請專業老師……2011年2月,首批36名視力殘疾學生參加的管樂團成立了。孩子們給管樂團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揚帆管樂團。
然而,一切並不一帆風順。
“這課我根本沒法上。”第一堂課下來,學校聘請的專業老師打了退堂鼓:孩子們無法看見他的口型和手勢,他也沒有視障教學經驗,課堂上完全是“一鍋粥”。
夢想的風帆還沒揚起,難道就這樣放棄了?
“乾脆讓我們加入進來,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成為孩子們的‘眼睛’。”老師們提議。
校領導帶頭,黨員帶頭,團員帶頭……市特教中心有34名老師報了名。他們教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體育、推拿按摩等學科,個個在教學上獨當一面,但音樂基礎幾乎為零。
“我是第一批加入揚帆管樂團的老師。”信息技術老師甘洲回憶,“選擇樂器時,我在網上搜了又搜,又諮詢了音樂老師,感覺薩克斯比較容易上手。後來看學薩克斯的人多,我就選了單簧管,因為它和薩克斯長得很像。”
“曲譜全是五線譜,對我來説簡直是天書,課上聽到‘和弦’‘音程’這些詞,如墜雲霧。”一位女老師清楚地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她抱着圓號吹了整整一個星期,腮幫子鼓得老高,臉漲得通紅,脖子上的青筋也冒起來了,但就是吹不響,急得直掉淚。
“如果我們過不了這一關,孩子們怎麼辦?”34名老師這樣想著。從零開始,他們數着橫線把五線譜翻譯成簡譜,一遍又一遍地背。他們有的把號嘴揣在兜裏,在上下班路上拿出來練習,引得路人紛紛側目;有的把樂器帶回家,咿咿嗚嗚地反復吹,嘴皮都起了泡;有的拿筷子當鼓槌,在辦公桌或食堂的餐凳上反復敲,像是着了魔……
老師們認真而又磕磕絆絆地從專業老師那裏學習演奏的方法和技巧,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們。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摸’。”甘洲稱,孩子們看不見,老師講得再仔細,他們也無法完全理解和領會。於是,老師們便發明了“摸”“説”教學法。
例如,甘洲教孩子吹單簧管時,自己先在單簧管上擺好正確的手勢,然後讓孩子觸摸自己的手型,孩子一邊摸,他一邊講,往往一個音符就要學好幾堂課。“一堂課下來,口乾舌燥,手酸背痛,潤喉糖一顆接一顆地吃。”甘洲説。
就這樣,老師既當學生,又當老師,先一點一點給自己“掃盲”,再一點一點教會孩子們樂理知識和演奏技巧。
2011年3月,揚帆管樂團成立一個月,一曲《歡樂頌》奏響在校園上空。孩子們開心地歡呼起來,有的老師激動得當場哭了。
儘管那首曲子的旋律還不那麼悠揚,但是,他們已經揚帆,開始起航。
2 “只要心是雪亮的,世界就會對你微笑”
19歲的首席小號手王太樊由於什麼都看不見,心裏經常充滿恐懼和憤怒,然而音樂讓他明白,失明沒什麼可怕的
鏡頭拉回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
“升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奏國際殘奧委會會歌!”
一陣嘹亮的號聲響徹夜空,音色活潑明麗,令人驚嘆。帶頭吹奏這段音樂的,正是揚帆管樂團首席小號手王太樊。
19歲的王太樊個子瘦瘦高高,手指細長,掌心有幾個淺黃色老繭。
“那是平時練習吹號磨出來的繭子。”他説。
因患有先天性眼病,12歲的時候,王太樊幾乎完全失明。
“他很有天賦,也非常刻苦,幾乎把課餘時間都花在了音樂上。”市特教中心老師周遠琦説。
王太樊曾得到國內頂級音樂家的幫助和指點。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首席小號演奏家王強,小號手王泉泉、郭斯瀟等人都是他的老師,他們經常通過視頻對他進行輔導。
王太樊先後登上國家大劇院、解放軍軍樂廳、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重慶大劇院的舞&,贏得了無數掌聲。
來北京前幾天,王太樊每天偷偷瞞着老師,穿一件秋裝外套,在氣溫不到4攝氏度的操場上站半個小時,再練習小號。
“第一次練習的時候,冷得差一點沒拿穩小號。”王太樊説,“北京的氣溫低,樂器的狀況和人體的感覺跟平時會不一樣,我想通過這種‘適應性’訓練,達到人和樂器合一的境界,確保現場發揮正常水平。”
臨上場前,王太樊告訴記者一個小秘密:他希望等自己到了80歲的時候,還能拿着小號演奏。他説:“由於什麼都看不見,我心裏經常充滿恐懼和憤怒。然而音樂讓我明白了,失明沒什麼可怕的,只要心是雪亮的,世界就會對你微笑。”
3 “我想當一名獸醫,誰説夢想不可以實現呢”
16歲的薩克斯手王雨婷心裏很亮堂——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煉成鋼,只要自己強大起來,誰也打不倒自己
鏡頭再次拉回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現場。
隨着小號聲漸行漸遠,清冷柔軟的長笛、熱烈奔放的小軍鼓……匯集成一首氣勢恢宏的“讚美詩”,令人賞心悅目、盪氣迴腸。
16歲的王雨婷吹奏着薩克斯,表情大方恬淡,場館的燈光傾瀉而下,泛着金色光芒的樂器將她青春洋溢的臉映襯得分外動人。
“我的視力天生就非常差,還伴有斜視,所以小時候我經常被人欺負。”排練時,王雨婷大方地講起她的故事。
在她上幼兒園時,班上總有同學嘲笑她,有同學當面朝她吐口水,還組織其他同學孤立她。有一次,忍無可忍的王雨婷動手教訓了對方,卻被不知情的老師當場罰站。倔強的王雨婷沒有把真相告訴父母和老師。
後來,王雨婷參加小學入學視力測試時,故意説看不見眼前的黑板。“因為那些不愉快的經歷,我對周圍的人充滿了敵意。直到來到市特教中心,我才發現,其實只要自己強大起來,誰也打不倒你。”王雨婷説。
如今,王雨婷在管樂團學習薩克斯已有7個年頭,會吹不少曲子,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她説:“來北京演出,希望能碰上我的兩個偶像——張藝謀和易烊千璽。”
“喜歡張藝謀是因為他的才華,喜歡易烊千璽是因為他説過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煉成鋼。”王雨婷説。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獸醫,儘管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誰説夢想不可以實現呢?”王雨婷説。
4 “學了樂器後,感覺周圍的人有了色彩”
16歲的圓號手廖邦升説自己父母都信命,還特別喜歡算命,但他不信命,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
《未來讚美詩》時長118秒,由國內青年作曲家李鳳仙改編,大氣輝煌,盡顯東道主中國開放、包容的氣度和格局。在開幕式現場,伴隨着樂曲進入高潮,旋律也變得更加激昂奮進,當最後一個音符消失在夜空,全場響起雷鳴般掌聲。
“你知道嗎,音樂是有顏色的。不信,你聽,音樂有顏色。”16歲的廖邦升是揚帆管樂團的圓號手,開幕式前的排練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他的話匣子一打開,就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我眼睛不好,但記憶力特別強。小時候爸爸媽媽帶着我到處去看病,圓號的聲音像極了我坐船時聽到的汽笛聲。”廖邦升説。
11歲那年,廖邦升眼睛徹底失明了,“最初特別灰心,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直到在學校排練廳,聽到一陣小軍鼓的聲音,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有一次,他拿起同學的笛子擺弄起來,沒想到一下子就吹響了。“當時我特別得意,因為吹笛子不僅要用氣,還要靠嘴皮的震動發聲,很多人學了一兩周都吹不響。那以後,我就進了管樂團,並成為一名圓號手。其實,單簧管、薩克斯、大號、小號、長笛,我都學會了。”
廖邦升覺得,自己對音樂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能夠“看到”每種樂器奏出來的聲音的顏色。
他説,一隻圓號的聲音是金色,幾隻圓號的聲音是淺綠色,小號的聲音是銀白色,雙簧管和小軍鼓的聲音是深綠色,單簧管和長笛的聲音是橙色……
“以前,我總覺得一切都是黑色,深不見底。學了樂器後,我突然感覺周圍的人都有了色彩,每個人都不一樣了。”廖邦升説。
“你自己是什麼顏色呢?”記者問。
“我呀,是粉紅色!”廖邦升樂呵呵地笑了。
“我爸爸媽媽都信命,還特別喜歡算命。但是我不信命,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他説。
新聞鏈結>>>
“看著孩子們順利赴京,我特別自豪”
3月4日晚,北京冬殘奧會開幕。看到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下稱管樂團)在開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冶賽迪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溫晨非常激動。原來,該服務隊為管樂團提供了接送機等方面的精細服務。
“管樂團的孩子們是20天前離開重慶前往北京的。”溫晨昨天回憶,“當時孩子們離開學校到江北機場,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派了兩輛大巴給大家送行,我們8名志願者為大家拉行李、引路。看著孩子們順利赴京,我特別自豪。”
溫晨介紹,此次有40多名孩子和20名老師進京參加冬殘奧會開幕式。他們在開幕式結束回到重慶後,公司也將派大巴和志願者前去接機。
據了解,2020年成立的中冶賽迪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目前有100多人,先後開展過植樹、洪災清淤等志願活動。北京冬奧會期間,該服務隊還在北京大族廣場和觀眾遠程集結點兩個站點開展了志願服務。(記者 向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