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結果成效顯著 累計保費達2466萬元

  新華網重慶3月2日電(朱俊潔)2021年6月1日起,中國銀保監會啟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確定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為兩個試點省(市),並確定6家人壽保險公司參與試點。試點數月以來,重慶銀保監局根據重慶市二元經濟結構和市情民情特徵,積極推動試點工作開展,實現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全國首單在重慶落地。目前,重慶市已有約3700人投保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保費達2500萬元。

  四大特點 明確養老保險體系頂層設計

  “數據顯示,重慶市60歲以上人口701.0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1.87%,其中65歲以上人口547.36萬人,佔17.08%,兩項比例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11和3.58個百分點,是全國老齡化趨勢比較突出的地區。”重慶銀保監局人身保險監管處處長金艷芳介紹道,中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又以第一、第二支柱為主,養老保障體系承受的壓力日益增大,而商業養老作為“第三支柱”發展滯後,難以滿足當前日益增大的人口老齡化挑戰。相當部分市民,尤其是城市化進程中産生的大量靈活就業的“新市民”,沒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僅享受退休待遇較低的居民養老保險。

  “對此,重慶銀保監局根據專屬養老政策的適配性,經與試點機構共同研討,確定靈活就業的‘新市民’為主要試點方向。因為相較傳統的商業養老保險和其他養老金融産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産品具有長期性、安全性、靈活性、惠民性強等特點。”金艷芳説。

  具體看,長期性體現在投保人60歲才能進入養老金領取期,領取期不得短於10年,退保要求嚴格,目前試點産品在前5年退保或有損失,從而引導市場培育“長期積累、長期領取”的養老價值理念;安全性表現在採取“保證+浮動”的賬戶收益模式,養老賬戶有最低保證利率,不會因為金融市場波動而産生虧損。目前試點産品提供了“穩健(保守)”和“進取(積極)”兩個賬戶供自由選擇,或者組合配置,在積累期穩健賬戶和進取賬戶可相互轉換,以此規避市場風險,提升賬戶收益;靈活性表現在保費起繳金額貼近低收入群體,100元即可投保,且繳費期靈活,對繳費年限和繳費次數沒有要求,一次性繳費、按月繳費、按年繳費均可,投保人經濟緊張期間甚至可不限次數、時間的暫停繳納,養老險賬戶不會失效,對賬戶收益無影響;惠民性則體現在其産品的附加費用率大幅低於同類保險産品。在此基礎上,重慶銀保監局還要求試點公司在試點期間最大力度壓降初始費用。目前6家試點公司均進行了費用減免,甚至有産品減免至“0初始費用、0管理費用、0轉換費用、0追加費用”。

  調研專屬養老市場 解決市場難點

  據金艷芳介紹,以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家政、保潔、保安等為代表的靈活就業人員,通常在&&或企業間轉換頻繁,其職業的短期性、不確定性、高流動性與養老保險“繳費期長、領取期遠、長期養老關係穩定”的屬性存在天然錯配,專屬養老産品在實踐推廣中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因此,在試點工作中,重慶銀保監局積極探索“主管部門支持、行業聯動合力、企業自主選擇”的試點模式,探索“行業增信”方式,提高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産品推廣的有效性和滲透率。

  例如,聯動重慶市郵政管理局,指導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重慶市快遞協會印發《重慶市快遞員群體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推廣實施方案》,將宣傳推廣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作為快遞行業“暖蜂行動”的一環,以“行業增信”方式,提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對快遞人員的觸達率。

  “作為積累期長、領取期遠的長期養老産品,銷售質量對於産品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也至關重要。”金艷芳稱,為盡可能增大産品透明度,降低銷售誤導,重慶銀保監局加大了對試點機構的監管力度,致力於通過強化市場行為監管、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強化內控服務監管等方式,增強市民對政策的長期信任度。

  據悉,3月1日起,中國銀保監會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國。“試點區域和公司主體數量的增加,有助於在全國範圍內共同營造有利的商業養老市場氛圍,進一步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高質量發展。”金艷芳&&,重慶銀保監局將大力支持這一改革舉措,繼續因地制宜探索商業養老這一長期政策的試點創新路徑。同時,借助自主建設,連接重慶市銀行保險機構與多部門政府公共數據的“金渝網”大數據&&,通過金融數字化基礎設施應用,加速養老保險産品研發的數據積累,提升因地制宜和因城施策的數字能力,鼓勵專屬養老産品的不斷優化,進一步推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本地探索。

編輯: 朱俊潔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