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份檢察建議支招著名企業保護註冊商標

  一起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涉及全國16個省市,涉案人員多達50餘人,涪陵區檢察院卻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完成從提前介入到提起公訴等知識産權刑事檢察辦案全過程。

  更重要的是,該案不僅打掉了一個從生産到銷售的龐大犯罪團夥,更對我國著名衛浴産品廠家如何保護註冊商標,提出了極富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檢察建議。

  “非常感謝檢察官對我們企業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檢察機關在防偽、監管、制度等3個方面提出的建議,我們已經全部落實了。”11月22日中午,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霍志標,在涪陵區檢察院檢察官余萍電話回訪時説道。

  這一切要追溯到去年12月8日,涪陵區公安機關對一起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一案立案偵查。涪陵區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積極引導偵查。

  “隨着案情推進,我們發現該案涉及面非常廣。”主辦檢察官余萍&&,該案最初是從查處當地銷售假冒“箭牌”“安華”“法恩莎”等品牌衛浴産品發端,並很快牽扯出全國各地的銷售網絡。

  最高檢、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該案,後查明該案造假者在廣東江門製造假冒衛浴産品,然後通過中間銷售者銷往全國16個省市,最後再由30余名終端銷售者銷售給消費者。

  “這種全鏈條犯罪的案件點多面廣,案情錯綜複雜。”檢察官引導公安機關及時收集、固定關鍵證據,對50余名涉案人員細緻區分。最終,25人符合起訴條件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一個月內,涪陵區檢察院就完成對全案的審查,於6月18日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全部認罪認罰,極大節約了司法資源,提升了案件辦理效率。一審判決後,該案所有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訴,目前判決已全部生效。

  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屬於知識産權刑事案件,因涉及到知名企業生産經營銷售等環節,涪陵區檢察院從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召開多次聯席會議,促使22名犯罪嫌疑人自願主動退贓退賠,為被害企業追贓挽損近400余萬元。

  同時,被害企業對部分銷售商&&了諒解,並同意讓其繼續經銷其品牌,維護了企業銷售渠道暢通。

  在成功化解案件雙方矛盾後,涪陵區檢察院根據在辦案過程中發現受害企業存在的代理經銷模式、産品防偽措施、內部監督管理等不足,向該企業發出了檢察建議。

  這份檢察建議一針見血地指出,造假者歷時5年在“三無”産品上貼上該公司著名商標,但公司一直未能主動發現;該公司産品缺乏防偽手段,極易被制假者鑽空子;內部監督缺失,導致該公司經銷網絡出現售假現象且難以發現並制止。

  對此,檢察機關提出三大建議:規範代理經銷合同中知識産權保護條款,加大違約賠償力度;提升産品科技防偽能力,通過掃碼等方式提供驗真服務、追溯産品真假;強化內部管理,不定期抽查經銷商是否存在售假行為。9月15日,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回函感謝涪陵區檢察院,&&全部接受這些檢察建議。

  “我們希望以‘一管到底’的態度,為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檢察服務。”涪陵區檢察院檢察長田遠未&&。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8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