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首個“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地”掛牌成立。新華網發(楊澤勝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18日電(李海嵐)11月17日,重慶市首個“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地”(簡稱“雙更”就業基地)在九龍坡區民安華福社區掛牌,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
據介紹,九龍坡區民安華福社區常住居民達5萬人,近年來,為了滿足周邊居民就近就業的迫切需求,該社區陸續開闢了一批分散的就業創業場所。為了進一步發揮各個場所的集聚作用,在市、區兩級人力社保部門的指導下,該社區將原有就業創業載體“打包升級”,將其集成打造成“就業有崗位、創業有工位、培訓有門路、服務有渠道”的就業創業綜合服務載體,並成功創建了重慶市首個“雙更”就業基地。
具體來看,該社區布局了2000平方米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培訓教室,可容納20家企業入駐,提供60余個創業工位,同時開展100人職業培訓,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延伸。
目前,該基地已形成“就業超市”“手工作坊”“創業苗圃”“創業大市場”“創業孵化基地”五大就業創業載體,具備“就業吸納、創業孵化、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四大功能,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

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新華網發(楊澤勝 攝)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接下來,重慶將進一步統籌整合資源,在全市範圍內培育更多“雙更”就業基地,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對初次認定的“雙更”就業基地給予6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認定後的第二年起,連續4年開展績效評估,對評估合格的“雙更”就業基地,按照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人數,以1000元/人•年的標準給予績效獎補,最高不超過40萬元。
那麼,如何認定“雙更”就業基地呢?該負責人介紹,“雙更”就業基地應為具有管理服務能力且具備法人資格的單位,有固定的辦公場地和生産經營場所,並具備吸納就業功能、創業孵化功能、職業培訓功能、就業服務功能。
從績效標準來看,“一區”基地吸納就業和促進靈活就業人數不低於300人,“兩群” 基地吸納就業和促進靈活就業人數不低於200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捕漁民、脫貧人口、退役軍人和其他就業困難人員佔基地就業總人數比例不低於30%。“一區”基地提供的創業工位不低於30個,“兩群”基地提供的創業工位不低於20個。
單位就業人員中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佔90%以上。單位就業人員工資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有培訓意願的從業人員參訓率達到100%,培訓後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率超過35%。農民工工資拖欠案件、勞動爭議仲裁敗訴案件、較大安全事故零發生。社會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基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評選認定:網上申報、審核評估、結果公示、認定授牌,符合條件的單位可通過重慶智能就業平台進行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