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社記者駐村挂職日記之二:我幫“滿妹”種絲瓜
2018-06-12 11:37:4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昌6月12日電 題:我幫“滿妹”種絲瓜

  新華社記者范帆

  2018年5月10日 天氣多雲 星期四

  今天走在去村部的路上,駐村第一書記鄭兵突然彎下腰,盯著自己的皮鞋看了一會。

  我轉身一看,才發現鄭書記的鞋底已經開了膠,裂開了一個大口子。

  “這已經是我走壞的第二雙鞋了。”鄭兵笑著説,駐村以後,他經常在微信運動的排行榜裏名列前茅。

  我駐扎的九隴村是江西省永新縣三灣鄉最偏遠的一個村莊,翻過一座山頭,便是湖南省茶陵縣的地界,就連當地村民看天氣預報都是收看湖南衛視。行走在鄉間小道上,遠處層巒疊嶂,腳下溪水潺潺,許多外地遊客來到九隴村,都會對這裏的山清水秀讚不絕口。

  但是,對于當地村民而言,大山成為阻隔他們與外界聯繫的障礙。山裏的村莊與平原地區不一樣,戶與戶、組和組之間住得分散,從村頭的小組到村尾的小組,開車都要花上20分鐘,村民的房子就像是散落在大山中的砂礫。碰上多去幾家貧困戶走訪,一天走個十裏地對于鄭兵而言是家常便飯。

  今天上午,我們來到了貧困戶戴觀明的家中走訪。鄭兵告訴我,有時候走訪並不是去解決什麼問題,只是單純到府聊聊天,給他們解解悶。

  和大多數農村有著相同的情況,九隴村的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留在村裏的常住人口不到100人,再加上村民的房子分散,整個村莊顯得有些空蕩。尤其是到了晚上,村裏沒有娛樂活動,寂靜的村莊裏只能聽見蛙聲和蟲鳴,以及被偶爾的腳步聲驚出的狗吠。

  “每個村小組有誰在家,我可以掰著手指頭點出名字來。”駐村一年來,鄭兵已經對九隴村每家每戶的情況了然于心。

  留下來的老人獨自在家會感到孤獨,希望有人來陪他們聊天。駐村幫扶幹部的到來,讓老人們有了嘮嗑的對象,家長裏短、村裏的陳年往事、縣裏又有了什麼新的惠民政策等話題,都成為老人們的談資。

  我們剛到路口,坐在門口的戴觀明看見我們來了,老遠便起身迎接。緊接著老戴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前幾天施工隊剛剛把我們家門口的道路又硬化了,我準備在門前這個位置栽上幾棵樹,你們覺得怎麼樣?”……

  “村裏一些老人平時一個人無所事事,我們到家裏坐坐,陪他們聊聊天,他們心裏也會很開心,覺得有人還惦記著他們。”鄭兵説,駐村幫扶不是走過場,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夠傾聽老百姓內心的真實訴求並幫他們解決,駐村的日子才能品嘗出“甜味”。

  去年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鄉裏在外考察調研後,決定發展絲瓜種植産業。成熟的絲瓜可用于制作鞋底、沐浴用品、床上用品等,通過和加工企業對接,每畝地能夠實現産值4000多元。

  貧困戶劉滿妹今年就準備種3畝絲瓜,我們前段時間在走訪時,無意間聽她説,因為家裏缺勞動力,想請人幫忙在地裏搭架子、拉鐵絲網,這是種絲瓜前的準備工序,也同樣是個體力活。

  鄭書記聽後,趕緊打住她,“請啥人啊,我們這不就是免費的勞動力嗎?”

  圖為鄭兵書記在絲瓜地裏幫貧困戶劉滿妹固定鐵絲架。新華社記者范帆攝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來到劉滿妹的地裏,把削尖的竹子一根根插進土裏,用斧頭敲打固定,再重新固定鐵絲,這樣等到絲瓜成熟時,才能承受得住重量。雖然氣溫還不算太高,但是在地裏的勞作還是讓我這個沒幹慣農活的年輕人氣喘吁吁,不到一刻鐘,汗水就順著額頭往下滴。

  幹完活,回到滿妹阿姨的家裏,她一邊進房間找椅子招呼我們坐下,一邊忙著給我們倒水,擺好杯子後,又跑去二樓拿出番薯幹、南瓜餅招待我們吃,嘴裏還念叨著要留下我們吃午飯。我能夠感受到她對我們的謝意,山裏人的樸素和善良令人動容。

  其實,老百姓心裏都有一桿秤,倘若真心實意為他們付出,他們會心懷感恩。而産生的情感共鳴,就如山間的清風一般,溫潤爽朗。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巧手剪出“世界杯”
巧手剪出“世界杯”
13國“老外”進“高鐵駕校”
13國“老外”進“高鐵駕校”
第五次包攬世界杯金牌 跳水“夢之隊”“無敵不寂寞”
第五次包攬世界杯金牌 跳水“夢之隊”“無敵不寂寞”
“百馬”老人的跑步人生
“百馬”老人的跑步人生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297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