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南平構建“寶塔型”科特派人才體係 科技對農業增長貢獻率超60%-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南平構建“寶塔型”科特派人才體係 科技對農業增長貢獻率超60%

2022-06-10 17:23:11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網福州6月10日電(蔣巧玲)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特派員累計為南平市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8萬項次,科技對農業增長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

  十年來,源起南平、興于福建、全國推廣的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多方面持續深化提升。在10日召開的福建省委宣傳部“牢記使命 奮鬥為民”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平場)上,南平市委副書記陳濤説,南平市深化創新,持續推進政策供給,不僅發布了全國首個科特派團體標準和福建省首個地方標準,還建立了科技特派員的“寶塔型”人才體係。

  據介紹,南平市堅持拓寬選派渠道,通過高端“引”、機關“派”、基層“培”、社會“聘”,構建了高校院所專家、專技人員、鄉土人才的“寶塔型”人才體係,實現所有鄉鎮科特派駐點和工作站的全覆蓋,90%的行政村設立服務點。

  同時,堅持柔性引才,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30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優化選派方式,由單兵作戰向組團作戰轉變,全市累計引入1330個科特派服務團隊,45個法人科特派。

  陳濤表示,十年間,科技特派員制度不僅聚焦服務”三農”,也聚焦特色産業,並取得了一批創新成果。

  一方面,突破了白羽肉雞育種、杉木育種、百合種球培育等一批關鍵技術,十年來,科技特派員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8萬項次,科技對農業增長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另一方面,圍繞茶、竹、水等優勢産業和食品、旅遊等“3+4+5”重點産業集群,設立了13個科特派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鄭雲彩 陳醉]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1503112873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