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開工大吉,我市僑資企業鉚足幹勁迅速投入生産經營,處處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據悉,目前全市共有僑資企業1700多家,涉及製造、康養、教育、鄉村振興、地産、服務等行業。
年前,重慶博張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的銷售合同就已簽訂3.43億元,同比增長268.82%。為能如期把産品交給客戶,公司不僅租賃了新廠區用於生産製造,設備設計師、工藝工程師、車間一線師傅們更是每天都在加班加點追趕工期。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公司業務拓展到了氯鹼以外的化工行業,為完成更多訂單,也將智能結片機、錐形降膜管等多項創新技術運用到多個項目中,還加大了噸袋包裝機、自動碼垛、自動上車、智能倉儲等技術的研發應用。
在重慶遠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工人們早早到崗開始進行生産。“放假回來剛開工,我們就已經達成8個意向訂單,實際簽署合同2000多萬元,這段時間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遠創光電負責人高興地説,隨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市場正加快恢復和回升,身邊很多僑商朋友都在預定行程早點回國,堅信中國經濟蘊藏的強大能量會為僑商僑企帶來更多機遇。
每天早上10點,位於解放碑步行街中心的千葉眼鏡(總店)就已經完成消殺、清潔等準備工作,門店工作人員整裝以待,以飽滿熱情的狀態迎接顧客的到來。據了解,千葉眼鏡連鎖股份公司全國範圍348家門店、重慶範圍內288家門店均已全面復工。
“在天然氣利用終端的各類細分市場裏,工業、商業燃氣消費需求正旺。”重慶中和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説,春節期間公司側重於保障居民燃氣安全供應,最近重點是保障工、商業燃氣穩定供應。
市僑聯負責人&&,疫情期間為推動各項工作不停步,我市創新手段,通過以“雲”為橋打好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兩張牌,累計達成意向投資約300億元,上千萬人次通過僑聯品牌活動關注重慶。隨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經濟回升賦予了各行各業動能,正面效應也提振了僑商僑企的信心,我市將加大“請進來”“走出去”力度,搭建更多平台,為廣大僑商來渝投資興業做好服務工作。(記者 周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