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市人大代表:不斷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慶實踐

  核心提示

  1月16日,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專題記者會,邀請五位市人大代表結合各自工作領域介紹“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慶實踐”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他們分別圍繞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用、不斷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慶實踐,在立法實踐中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各環節發力、持續激發代表履職活力,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等內容進行交流探討。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任張良皓:

  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用

  張良皓介紹,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要制度載體作用,不斷豐富和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慶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提供堅實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

  一是依法做好代表選舉工作。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具體體現在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市人大常委會嚴格落實中央和市委關於換屆工作的要求,認真抓好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在2021年區縣鄉鎮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全市有2321萬選民參加投票,選民登記率、參選率均高於上屆。去年底至今年1月上旬,各選舉單位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選舉出市六屆人大代表867名,使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具體、現實地體現到換屆選舉的全過程各方面。

  二是擴大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廣度深度。堅持在法規立項、起草、論證、審議等環節拓展人民群眾有效參與,建立代表議案建議、面向社會公眾徵集、收集社情民意等立法項目選定工作機制,完善法規草案公開徵求公眾意見和反饋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立法&&點“民意直通車”作用,主動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和訴求,使立法更有效率、更有溫度、更貼近民意。

  三是在加強人大監督中切實保障人民權益。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人大監督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確定監督項目,廣泛邀請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參與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和調研活動,始終把維護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落實到人大監督的全過程。

  四是在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中彰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等積極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確保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更好地把黨的領導和人民意志結合起來。

  五是更好發揮代表主體作用,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動力更足。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使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如積極構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單元,全市建成1萬餘個代表家站,代表們依託家站走訪、接待群眾逾16萬人次,反映群眾意見建議10萬餘條,推動解決了一批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黎藜:

  開門立法 拓寬社會公眾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黎藜介紹,近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下,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會法制工委在立法實踐中不斷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努力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則和要求貫徹到立法的全過程各方面,使地方立法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

  黎藜&&,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會法制工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立法成果更加豐碩,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

  強化立法紓難濟困,兜住保障民生的底線。認真落實“幼有所育、病有所醫、弱有所扶、老有所養”等要求,及時制定和修改《重慶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重慶市中醫藥條例》等重要民生領域法規。

  強化立法有效管用,回應社會治理的期盼。如《重慶市人力資源市場條例》,以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進一步明確用人單位招用人員的禁止性規定,完善勞動保障監察簡易程序,增設招工虛假廣告的罰則,更加充分保障求職者、用人單位等各方面的合法權益。

  強化立法規範引領,夯實制度建設的基礎。&&《重慶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條例》《重慶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事任免工作條例》等法規,不斷健全完善民主程序,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我們堅持做實開門立法,拓寬社會公眾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堅持把主動徵求市人大代表的意見作為立法的必經程序,每一個法規案均通過代表履職&&徵集所有市人大代表的意見,不少代表意見建議在法規制度中得到吸納。”黎藜&&,市人大法制委還協助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市範圍內先後兩批設立10個基層立法&&點,在更大範圍內匯聚基層群眾原汁原味的立法建議。同時,積極爭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字號”基層立法&&點落戶沙坪壩區,讓國家立法貼近巴渝人家。

  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共聘請40名來自國家機關、高校、律所等立法諮詢專家,常態化為法規草案把脈診治。在《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立法過程中召開專家論證會,重點就犬只個體識別等技術性問題進行專題論證,聽取專業意見,確保制度設計更加科學合理。

  在立法實踐中,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會法制工委更加注重立法全過程宣傳,制定地方立法宣傳工作規範,堅持講好立法中的鮮活故事,加強社會輿論引導,增進群眾立法認同。

  市人大代表、渝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何積光:

  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

  何積光説,渝中區人大常委會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在依法履職中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回應人民期待,廣泛凝聚起推動全區發展的磅礡能量。

  “2021年12月,我區廣泛發動42萬選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直接選舉産生238名區十九屆人大代表,這是我區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而又充分的實踐。”何積光説。

  他説,2022年,新當選的區代表正式履職後,渝中區人大常委會支持和保障代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制度載體參與全區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一年來,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有關單位將代表好的意見建議融入決策制定和具體工作中,有效推動了工作開展,也讓代表的好聲音轉變為百姓的獲得感;一年來,市、區代表以各種方式接待選民群眾3672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和問題1798條,推動辦理落實1716條。

  何積光介紹了該區人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兩個具體實踐案例。

  第一個案例:代表推動決議&&,將群眾意見轉化為全區重大決策。在一次實地調研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績效情況的活動中,調研組通過召開院壩會的形式,廣泛聽取了老舊社區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的意見建議。通過調研,代表們紛紛提議:渝中區的建成區、老城區,老舊小區很多,有必要通過法定程序作出決議決定,更好地推動全區城市更新工作。在得到區委的支持後,在多次聽取代表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區人大常委會會議作出了《關於切實有力有效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決定》,推動了城市更新工作。

  第二個案例:暢通民意&&渠道,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尊重和落實。區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充分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持續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為了更好發揮“三級人大代表”的資源優勢,去年5月,在渝中區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渝中區首個社會單位人大代表民情聯絡點成立,實現了全區代表之家、站、點三級覆蓋。通過打造橫到邊、縱到底的人大代表履職&&,打通了代表&&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走“新”更走“實”。

  何積光&&,接下來,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二十大關於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工作部署落實到工作中,確保區委和區“一府一委兩院”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上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

  市人大代表、南川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友明:

  各環節發力 持續激發代表履職活力

  黃友明説,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中,南川區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在區委領導和支持下,瞄準代表履職“小切口”,搭建履職&&、落實代表建議、豐富主題活動,持續激發代表履職活力,積極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推進民生改善。重點抓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鄉鎮人大“季會制”,“全鏈條”實現人民當家作主。近年來,南川在全區31個鄉鎮全面推行人大“季會制”,一年召開四次人代會,分別為兩次例會、兩次專題會,改變了以往鄉鎮人大一年只召開一次人代會,且沒有常設機構,監督難以有所作為的狀況。經過幾年的實踐,南川區在持續推行的基礎上,對“季會制”進行了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如拓展重大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讓公眾從“有序參與”邁向“有效參與”。

  二是不斷豐富發揮主體作用的載體,“全覆蓋”構建代表履職&&。堅持統分結合,科學進行代表分組,以鄉鎮街道為單位設立代表小組,以片區(代表團)為單位組成代表聯組,同時還組建了監察法制、財經城環、教科文衛、社會建設、農業農村等5個專業組,充分發揮代表專業優勢。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啟動了“建設同城化發展先行區、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緊扣區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的“一區目標”“兩化路徑”“五大定位”“六個提升”目標任務,組織全區各級人大代表紮實開展調研獻策、視察檢查、審議評議、參與建設“四大行動”。已提出建設性意見204條,形成調研報告14篇,做好事實事190件;市人大代表聯組先後開展鄉村振興、工業經濟發展等專題視察2次,收到初步成效。區人大常委會還通過規範設立代表之家以及代表活動站,2022年接待群眾1.1萬人次,解決問題531個,向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反映建議意見634條。

  三是緊盯解決代表“被滿意”的問題,“全方位”推動建議落地有聲。南川區人大常委會着眼“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和“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在代表建議辦理的交辦、承辦、督辦各環節發力,堅持重點督辦與分工督辦、聽取報告與公開評議相結合,着力解決代表“被滿意”的問題。

  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中,去年南川有兩項探索創新工作值得一提:一是創新設立公檢法人大代表工作站;二是創新開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評議與測評。其中,開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評議,被選為2022年度“重慶十大人大新聞事件”之一。

  市人大代表,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中心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義清:

  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

  張義清介紹,2005年,重慶特鋼宣告破産,中心灣社區作為其所在地,直面很多社會問題。十餘年來,特別是基層立法&&點建立以來,社區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立法&&點催生基層治理新氣象。

  2020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點落戶中心灣社區。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沙坪壩基層立法&&點正式運行。隨後,中心灣基層立法&&點成為示範&&單位,立法直通車直達首都北京。

  “兩年多來,我們緊緊依靠黨委領導、人大主導、群眾主體、專家參與,精耕基層民主立法,讓中心灣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成為‘幸福灣裏人’。”張義清説。

  張義清説,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社區重點抓好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匯智聚力。先後聘請多名專家學者擔任立法諮詢專家,推動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和“法律明白人”常駐社區,通過“專群結對”,搭建起“法言法語”與“民言民語”雙向轉化&&;招募信息採集員633人,在7個社區、6個高校律所、20個居民區、80余家企業設立15個“信息採集點”,確保龐大而精細的信息採集“矩陣”意見收集“廣”、民情反映“準”、民意提煉“深”;以黨建工作圈、人大代表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務站為三軸,輻射帶動轄區新舊兩區,形成“三軸二帶”工作格局,結合代表家站建設升級版及代表履職“雙量化”考核及“五社聯動”等建立全覆蓋運行體系。截至目前,社區已完成25部法律法規草案意見徵詢任務,收集意見建議1126條,整理上報701條,被採納72條。

  二是深耕立法。線上依託石井坡“E黨建”小程序等5G時代的新媒體,開展“線上培訓”“線上普法”“線上意見徵詢”,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工作&&;線下打造“意見徵詢會、開放式漫談會、問效評估會和特鋼賢人坊”,搭建“三會一坊”工作載體,廣泛徵詢群眾及轄區社會單位的立法建議;創設“三甄三譯”“六步徵詢法”,實現意見徵集“三上三下”,確保基層聲音“原汁原味”反饋到國家立法機關;通過“積分兌換”制度,激發群眾參與度。

  三是以民為本。兩年多來,社區持續探索基層立法&&點與轄區治理的契合點,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以“居民小兩會”“三張清單”“六步工作法”為紐帶共商社區公共事務,中心灣社區居民委員會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本報記者 陳國棟 周尤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29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