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三日,梁平高新區的重慶天戈陶瓷有限公司,工人將生産的酒缸裝上運輸車。該區陶瓷生産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産品在國內大中城市供不應求,並銷往韓國、越南、緬甸、澳大利亞等國家。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上躍上新&階,更好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是建設現代化新重慶的重要抓手。
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生效一周年。近日,重慶工商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研究中心聯合發布重磅報告——《RCEP國家企業發展報告》,引發廣泛關注。
多位報告組成員受訪&&,RCEP的生效實施為重慶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特別是為企業拓展投資合作提供了更大&&。《RCEP國家企業發展報告》集納了大量數據信息和分析結論,旨在既為開放環境分析和宏觀政策制定提供參考,又為企業在RCEP國家尋找合適的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提供指引。
有比較優勢
兩江觀察梳理發現,報告是針對RCEP成員國(除中國外)微觀經濟主體所完成的大型調研報告。全文約50萬字,收集整理了新加坡、印尼、越南、韓國、日本等15個國家約4300萬個企業的基本資料,詳細分析了企業發展規模、行業分佈情況、企業資産規模、企業營業收入,以及規模排名前30位的企業經營詳情,是一份含金量較高的報告。
報告顯示,RCEP成員國(除中國外)企業數量超過1000萬家的有印度和澳大利亞。印度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500萬家,其次是澳大利亞,有企業1174萬家。再次是韓國和日本,韓國企業超過600萬家,日本超過500萬家。越南企業也超過100萬家。泰國、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企業處於40萬至100萬家之間。緬甸、印尼、老撾、柬埔寨和文萊的企業相對較少,在2萬至10萬家之間。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周兵&&,對比RCEP成員國企業發展情況,重慶的企業數量超過菲律賓、緬甸、印尼、老撾、柬埔寨和文萊等6個國家。從企業類型看,重慶在農業、林業、漁業和狩獵、政府管理、藝術與娛樂、貿易運輸與倉儲和信息産業上有比較優勢,需要重點發力。
相關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據重慶市貿促會和重慶海關發布數據,RCEP生效一周年來,重慶共簽發1237份RCEP原産地證書,合計貨值金額5.04億美元,出口産品包括榨菜、鹽漬蔬菜、生物試劑、化工用品、醫藥原料、紡織品等。去年前11個月,重慶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2336.2億元,同比增長9.9%,發展態勢喜人。
尋找新機遇
該報告分析稱,RCEP作為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定,為成員國企業間投資、貿易創造了更好的制度性環境,有效提振了地區經濟復蘇信心,使貿易便利化程度顯著提高、區域內産業合作有效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進一步優化,稅收減讓“真金白銀”也讓外貿企業信心更強、底氣更足。同時,也給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重慶帶來巨大機遇。
目前,重慶與RCEP成員國的投資合作不斷擴大。泰國正大集團、日本松下電器、日本三菱電機、新加坡群策環球控股公司等在渝投資。日本松下冷鏈環保新材料全球研發製造基地、日本思佰益QDLP基金、新加坡普飛航空貨物倉儲服務基地、泰國正大生豬全産業鏈等項目先後落地。同時,重慶博賽礦業赴馬來西亞投資31億元建設“焦電鋁-錳”循環經濟項目;賽力斯、慶鈴、鑫源等“重慶造”新能源汽車進軍東盟。
今年1月2日,RCEP對印度尼西亞開始生效實施。根據協定中關稅減讓內容,中國對印度尼西亞立即零關稅比例為67.9%,最終零關稅比例為90.5%;印尼對中國立即零關稅比例為74.9%,最終零關稅比例為90.5%,將助力提升我國與印度尼西亞之間的貿易便利。
2日零時,重慶海關所屬兩路寸灘海關就簽發了重慶首份對印度尼西亞RCEP原産地證書。憑此證書,重慶凱寶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出口印度尼西亞的一批機械部件可享零關稅優惠,享惠金額最高可達貨值的5%。不僅提升了渝企産品競爭力,也將帶來更多出口機遇。
報告認為,重慶要充分利用RCEP相關制度持續釋放的紅利,搶抓更多新的機遇,具體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加強內外聯動、凝聚RCEP成員國特別是東盟國家與重慶共建陸海新通道的通道共識機遇;
二是加強國際合作、構建陸海多式聯運貿易規則的物流創新機遇;
三是加強分工協作、攜手推動西部地區共同拓展全方位經貿合作市場空間的雙邊貿易機遇;
四是加強産業互補、着力形成新的産業分工體系的産業發展機遇;
五是加強資源共享、協力構建區域性國際互聯互通網絡的數字化發展機遇。
例如,要強化制度創新集成,完善開放經濟體制,高效匯聚市場、資金、人才等各類要素,更好對接RCEP。要圍繞《重慶市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行動計劃》,貫徹落實好貿易促進、補鏈強鏈、引資擴能、“渝商出海”服貿提質、通道增效、&&升級、環境優化等行動,實現新的更大突破。要大力加強開放經濟體系建設,建立要素配置全球化機制,引導和鼓勵重慶企業擴大RCEP經貿合作“朋友圈”,讓更多“重慶造”進入全球市場。
實現新突破
客觀上看,重慶在應對RCEP實施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
比如政府層面上,對日韓澳新等發達國家的貿易競爭準備欠缺、創新融合探索不足、通道物流與貿易産業缺乏融合發展。
在企業層面上,RCEP生效實施的總體正向效應尚待顯現、知識産權保護仍然處於高風險狀態,關稅減免狀況與經貿業務的契合度較低、成員國之間經貿秩序、産業鏈供應鏈依然存在安全暢通隱患。
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報告就此給出了建議。
從産業角度,一方面重慶要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製造業體系,提升産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發揮重慶製造業規模優勢、體系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另一方面,要把發展産業鏈集群作為穩定重慶在RCEP區域産業鏈供應鏈地位的重點,積極扶持和引入RCEP區域龍頭企業成為産業鏈集群核心。
從市場角度,要結合重慶産業發展特點,對接RCEP成員國市場需求,加強市場研判及産品研發。充分發揮線上RCEP綜合服務&&作用,為重慶企業和RCEP成員國企業提供雙向市場信息。除此之外,還要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貿易投資環境。
重慶工商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黎教授建議,在激烈的國際貿易中,重慶要進一步研究、用好國際貿易規則,着力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把開放型經濟新機遇轉化為發展利好,提速建設貿易強市。
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建議,重慶應積極優化外向型産業布局,科學布局産業鏈和創新鏈,暢通市內、國內和國際循環;充分利用RCEP減稅條件,積極拓展電子信息産業和汽摩産業在RCEP國家的市場空間;充分利用進口關稅大幅減免條件,優化資源型産品和農産品的進口鏈條;充分利用RCEP在投資、貿易、服務等方面的有利條件,加強中新項目建設,更好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用,推動重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方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