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3年春運重慶客運量預計達3009萬人次 不再對乘客查碼測溫

重慶機場航站樓人來人往。重慶江北機場新聞中心 供圖

  1月4日,重慶市召開2023年春運工作電視電話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至2月15日結束,共計40天,預計全市鐵公水空客運量將達3009萬人次。

  今年春運,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的第一個春運。隨着全國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群眾返鄉過年及旅游需求旺盛,跨區域人員流動性將加速釋放。

  經預測,春運期間,重慶全市鐵公水空客運量將達3009萬人次,較2022年上升19%;其中道路運輸客運量1400萬人次、增長21.2%;鐵路運輸客運量1040萬人次、增長18%;民航運輸客運量514萬人次、增長22%;水路運輸客運量55萬人次、降低30%。

  據重慶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鐵路方面,要適時優化列車班次和運行時刻,確保重慶西站、重慶北站等重要節點轉運順暢有序,結合春運客流訂票情況,採取開行專列、增開臨客等方式,全力滿足旅客出行需要。

  道路運輸方面,強化道路與機場、火車站、旅游景區、大型社區等接續接駁,及時增調機動運力,適時增開定制客運班線,合理組織包車運力,同時要增強農村趕集和大型集會時的運力保障。

  水運方面,要保障水上短途旅游、城市觀光游運輸需求,及時安排加班運力,應對突發性水路客流增長。

重慶北站候車大廳。通訊員 汪亮 攝

  民航方面,要提高航班正班率,適時協調安排熱點航線的加班和包機服務,細化服務保障和應急處置預案,針對極端天氣導致的航班延誤或取消情況,全力做好滯留旅客的情緒疏導和後勤保障工作。

  城市公共交通方面,要完善火車站、機場等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的接駁運力組織,打通“最先和最後一公里”,提升轉運效率,通過開通夜班公交、定制公交、學生專線、擺渡公交等公交線路,全力滿足旅客夜間及特定區間出行需求。

  同時,重慶市交通局要求各區縣交通部門、運輸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政策規定,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不再對乘客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不再實施乘客測溫;鼓勵客流量大的客運場站一線從業人員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

  在交通物流方面,各區縣交通部門、運輸企業持續抓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將交通運輸從業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不再查驗貨車司機、船員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對跨區域流動貨車司機開展落地檢。(首席記者 董進)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5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