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銀保監局發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十三條措施

  為加快構建目標清晰、機制健全、産品豐富的“專精特新”金融服務格局,重慶銀保監局從市委、市政府“提信心、穩增長、強主體”的總要求出發,統籌銀行保險兩大金融資源體系,發布十三條具體工作措施,持續提升“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質效,助推“專精特新”産業群企業群高質量發展。

  強化重點企業服務。圍繞國家和重慶市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強化分層分類服務,滿足“專精特新”企業在初創、成長、成熟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助推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為國家“小巨人”企業,推進“小巨人”企業向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發展,加強對企業的培育輔導推動上市融資。持續完善“專精特新”企業白名單,精準了解企業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實現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全覆蓋。

  強化重點領域支持。重點支持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和設備更新改造投入,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和核心成果産業化。推行“金融鏈長制”,聯動服務重點領域行業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推動産業鏈補鏈延鏈固鏈強鏈。重點滿足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金融需求,支持將數字化産品、服務和&&嵌入到企業的生産製造、財務管理、銷售採購、品牌推廣等環節,推動企業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

  完善專項資源支持機制。在資源、政策等方面適當傾斜,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信貸規模與有貸戶數增速高於一般貸款增速,保險深度與保險密度逐年增加。支持設立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銀行保險專營機構,配套人才、授權、考核等專項資源和機制,加強“貸、保、債、股、租、匯”等産品業務研究和供給。持續疏通內部利率傳導機制,用好用足再貸款、專項債等政策,制定落實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政策。落實服務價格管理要求,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建立專項審核風控機制。持續革新風控理念,強化風險數據積累使用和專家團隊建設,建立充分考慮企業成長性的審貸模式和承保模式,加強對行業成長性、企業核心競爭力、創始人團隊專業能力、主營業務發展可持續性的關注和研究。重慶市銀行業協會、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加快建立細分領域專家顧問團隊,協助銀行保險機構風險判斷。開闢授信審批、保險承保綠色通道,運用信貸工廠、集中作業、前置審批、專人專辦等模式,實現融資即報即審、保險快理快賠。

  健全專項考核激勵機制。建立“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考核辦法,結合區域特點,將信貸投放、保險承保、客戶覆蓋、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續貸和首貸等逐步納入考核指標體系,提高“專精特新”主要指標在總體考核中的權重。細化“專精特新”企業授信盡職免責制度,明確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將授信盡職免責與不良貸款容忍制度有機結合。加大激勵傾斜,優化利潤考核,加快不良核銷,持續提升一線業務人員積極性。

  發揮機構差異化服務優勢。開發銀行發揮中長期投融資優勢,聚焦基礎産業、重點行業、核心企業提供支持。進出口銀行、出口信用保險發揮外向金融引領作用,支持企業和産品“出海”。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充分利用總部集團牌照多元、産品多樣優勢,提供包括信貸、金融租賃、債券承銷、股權投資等立體化金融服務。地方法人機構深入細分行業和具體領域,精準服務打造本土特色品牌。非銀機構圍繞股權融資、設備租賃等,探索加大支持力度。保險機構着力拓展保險種類,大力發展科技保險,提供全流程、全覆蓋的綜合保險服務方案。

  強化信貸端專屬産品供給。持續完善專屬信貸産品體系,滿足企業資金周轉、科技研發、技術改造、成果轉化、購置固定資産等日常經營活動的融資需求。持續推廣“商業價值”“知識價值”貸款,將核心知識産權、核心專業設備、高技術産品等納入抵質押物範圍,保持知識産權質押貸款年累放戶數、年累放金額持續增長。推廣信用數據運用,發展基於企業經營、結算、納稅、用工、進出口貿易等數據的信用融資。持續發展中長期融資産品,研發提供“廠房貸”“技改貸”等中長期項目融資或融資租賃服務。持續優化“專精特新”企業人才的專門零售金融供給,提供消費、理財等定制化産品。

  強化保障端特色保險供給。持續完善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特色保險産品體系。開展首&(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軟體首版次綜合創新保險,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知識産權保險布局,加速知識産權執行險、知識産權侵權責任險、知識産權被侵權損失險等落地應用。開發應用企業信用保障保險,服務企業增信融資。通過承保大型商業保險和統括保單方式,為企業提供跨區域保險保障。持續優化“專精特新”企業人才的專門保險保障供給,提供職業責任、人身意外、健康養老等定制化服務。

  強化投資端綜合金融服務。探索拓展“投、貸、保、債”等綜合聯動金融服務模式。加強與各級政府産業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機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協同合作,探索開展基於“貸款+可轉債/可認股選擇權”模式的投貸聯動業務。駐渝銀行保險分支機構聯動總部具有投資功能的理財子公司、資産管理公司、基金公司、投資公司等,為企業提供股權融資服務。聯動優質券商,為企業提供上市顧問、IPO保薦承銷、募集資金監管等金融市場服務,發揮承投聯動優勢,為企業提供債券承銷、債務融資工具、並購貸款等融資支持,拓展企業融資服務體系。

  強化經營端供應鏈金融服務。發展供應鏈金融,加強對重點産業的運作模式、運營規律的深入研究和及時跟蹤,深化與重點行業核心企業的戰略合作,依託合同訂單、資金流信息、物流信息等數據,“一企一策”制定覆蓋上下游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提高産融系統對接效率。創新採用數字供應鏈産品及數字信用憑據等工具,有序發展面向上下游企業的應收賬款、預付款、票據、存貨、倉單運單等質押融資業務,及保函、信用證、資金監管等多樣化金融服務。支持各區縣打造“專精特新”特色園區,為企業提供更加直接和準確的金融支持。

  完善“政銀保企”對接機制。建立行業主管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常態化聯動機制,加強定期溝通、信息共享和白名單推送,暢通“政銀保企”線上和線下對接渠道。建立動態監測、精準督導、定期反饋、考核評價工作機制,共享信貸投放、保險承保、客戶覆蓋等情況,共同研判金融供給、行業發展、企業經營等情況。加強經驗交流和對外宣傳,持續凝聚支持發展社會共識、優化支持發展氛圍環境。

  優化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統籌擴大專項風險補償、風險分擔基金規模,發揮財政資金對金融資源的撬動作用。強化與融資擔保機構合作,發揮融資擔保增信分險作用,有效提升融資服務覆蓋面。加強銀行保險合作服務,將信用保證保險、財産險等作為信貸風險緩釋手段,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

  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加快打通部門間數字金融服務&&,持續豐富行業、産業、企業數據維度,提升數據質量,提高數據頻度,推動涉企政務數據治理,持續響應銀行保險機構增強金融服務的數據需求。加快完善依託政務數據和金融數據的惠企服務場景,持續提升基於數據信息的聯合建模、客戶畫像和風險識別能力,持續創新豐富基於數字化分析的線上特色産品服務。

編輯: 朱俊潔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5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