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把“民生清單”變為百姓“幸福帳單”

  江北區鶯花巷幼兒園,老師帶領孩子開展戶外探索活動。(江北區教委供圖)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近年來,我市各區縣緊扣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在教育均衡發展、居民就業增收、群眾就醫服務、重點群體保障等方面,與時俱進創新工作體係和推進機制,創造性開展工作。

  這些新思路新招數,既適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又以科學務實的態度追求“高線”,把“民生清單”變為百姓“幸福帳單”。

  機制引領

  辦好“家門口”優質教育

  幼有所育、幼有優育,是全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

  9月13日,在江北區五裏店鶯花巷幼兒園,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戶外探索活動,生機盎然的綠地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堂。

  鶯花巷幼兒園負責人介紹,周邊人口密集,“入園難、入園貴”一度讓居民頭疼。為解決好這一問題,政府從開發商手中回購了場地,新開辦這所公立幼兒園。“現在每天上學步行不到10分鐘,幼兒園環境好,價格也實惠!”家長孫萍説起幼兒園的收費和教學環境,很是安心、滿意。

  江北區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近年來聚焦優質公辦資源不足、公益普惠學前教育資源結構不合理、辦園品質參差不齊等難題,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有力推動各類幼兒園優質發展,逐步緩解“入公辦園難”“入普惠園難”“入優質園難”問題。

  針對優質公辦資源不足的問題,江北充分利用區內公辦園新村幼兒園作為市級示范園的優勢,領辦一批新辦園、薄弱園、邊遠園,同時培養選派成熟管理幹部分別擔任4所獨立公辦園園長、教研骨幹,復制推廣優質園生長模式,形成以點帶面帶片區的區域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新格局,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

  針對資源結構不合理問題,截至目前,江北區回收民辦幼兒園46所、回購幼兒園3所、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3所,將中小學富余校舍改建為附屬幼兒園並進行事業單位登記14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5%以上。

  沙坪壩也加快推動區域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全面轉型升級。

  該區推出10大行動計劃,推進城鄉學校校點布局標準、學校建設標準、公用經費標準、裝備配置標準、教師編制標準、教師結構標準、教師發展標準、教研工作標準、品質評估標準、教育服務標準“十個統一”,義務教育中小學標準化率達97%。

  沙坪壩區還先行先試,深化“城市+農村”“名校+新校”“強校+弱校”辦學模式,實施優質學校集群化發展行動,創新探索法人統籌型、品牌引領型、項目驅動型三種集群運作樣態,已培育優質中學集群5個、小學集群14個、幼兒園集群7個。

  例如,沙坪壩小學在多個校區推出遠端共用互動平臺——“沙小雲課”。在“沙小雲課”中,學校前期打算每學期拿出1—3門學科各30%的教學內容上“雲”,實現一個老師上課,沙小所有校區的同年級學生都來聽課學習。“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賦能,優質教育資源共用使集團各校高品質同頻發展成為可能。教師集中精力打造精品分享課例,相互學習;學生也可感受更多教師的風採和魅力。”沙坪壩小學負責人介紹。

  創新服務

  讓居民在家門口端上“新飯碗”

  就業是民生之本。

  “換個新工作,換份好心情!”近來,走上新崗位的羅昭明心情很不錯。

  47歲的羅昭明是九龍坡區華岩鎮民安華福社區居民,不久前還在為換工作的事煩惱。“我本來在一家摩配廠上班,結果廠要搬遷,新廠離我家太遠了!”羅昭明回家和妻子商量後,決定辭職。離職第二天,羅昭明來到自家樓下的“就業超市”咨詢,正巧遇到每周三定期舉辦的“每周一聘”專場招聘活動,便向前來招聘普工的重慶蟠龍印務有限公司投遞了簡歷,並很快通過面試。

  “我現在從家到公司只需10多分鐘,每個月有4000多元工資,還買了五險。”羅昭明表示,在家門口就能精準找到工作,真是件大好事,“有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日子才過得踏實嘛!”

  羅昭明的踏實來自九龍坡區創新“家門口”就業創業機制,建起了“就業超市”20余個,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2020年以來累計帶動就業6.3萬人、城鎮新增市場主體4.8萬戶。

  位于開州區北部山區的譚家鎮,清江河邊錯落分布著上百個或圓或方、大小不一的魚池。這是全市最大的流水冷水魚養殖基地,佔地300多畝。基地負責人蔣開均曾外出務工,回鄉創業後,他帶動附近100余名村民實現穩定就業,每人平均月收入超過4000元。

  重慶德凱實業的董事長涂德軍是較早一批南下經商的開州人。在政策和鄉情的感召下,他返鄉投資建廠,如今企業已成為覆銅板和半固化片專業生産廠家,與北大方正、重慶科學院、國際復合等合作研發基于5G通訊技術的線路板材料,帶動大批外出人員返鄉就業。

  蔣開均、涂德軍是開州眾多“歸雁”的縮影。近年來,開州區結合新型城鎮化支援在外人員返鄉創業,深挖在外經商務工人員多的資源優勢,建立在外人員聯繫服務“1+3+8”工作體係,打造政務服務“開心辦”平臺,實施用地、廠房、財稅等係列優惠政策,量身築巢搭臺,“歸雁經濟”漸成規模。

  截至目前,開州區約有8.3萬返鄉創業人員,創辦各類經濟實體近3.5萬戶,總投資330億余元,對區域經濟貢獻率超50%,帶動勞動力就業25萬余人,培育電子輕紡返鄉創業産業集群獲國家發改委肯定。

  醫療改革

  促進優質資源下沉

  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關鍵在于強基層,優化健康服務。近年來,我市不少區縣因地制宜,通過推動基層醫療改革,極大提升了群眾就醫獲得感。

  為破解基層衛生人才“招不進、留不住、幹不好”的困境,墊江縣探索實施臨床醫師“縣管鄉用”,通過組織保障、編制保障、經費保障,累計輪換選派124名縣級醫院骨幹醫師到2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促使縣級優質人才資源下沉,促進基層衛生事業發展。

  在墊江縣澄溪鎮衛生院,縣級連續4年派遣7名醫務人員駐院指導心內、普外、腎病等臨床醫療工作,醫院臨床醫療首診負責制、危重病人討論制度等14項核心制度進一步完善落實,新開展糖尿病胰島素的應用治療、心房纖顫的係統治療等6項醫療技術,再提升靜吸符合插管全麻、硬腰復合麻醉等5項麻醉技術。2021年門診數比2018年增長23.67%。

  忠縣石子鄉離縣城約一個小時車程,石子鄉衛生院就在場鎮旁邊,患者進進出出,一片忙碌。“醫院環境好了,病也看得好,巴適!”老病號陳德權豎起了大拇指。

  但在3年前,石子鄉衛生院卻被當地百姓戲稱為“田坎診所”:夾在兩棟居民樓之間,門診只有一個診室,一個病房裏通常要擠三四張床。

  作為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忠縣率先以“縱聯橫合”模式啟動全市首批醫共體“三通”改革試點。縱向以縣級兩家公立醫院為龍頭,向上與市內市外高水準醫院構建醫聯體,向下與鄉鎮、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緊密型醫共體,橫向整合鄉鎮醫療衛生機構人、財、物並充分利用,逐步形成了上下級醫療機構之間、鄉鎮衛生院之間“醫通、人通、財通”的“三通”局面。

  以“財通”為例,該縣建立了“資金池”,調配資金1400萬元,解決基層發展“難”。石子鄉衛生院的變化正是得益于“資金池”,才建起了3700平方米的業務大樓,並引進了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彭水縣一改基層醫療機構“單兵作戰”的傳統模式,創新性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集團化管理改革,整合人、財、物等資源,通過集團化辦醫提升基層能力。

  彭水縣基層醫療機構就診人次逐年上升,2021年門急診、出院人次較改革前上升103.66%、218.5%。同時,縣域內出院均次費用3559元,在全市處于較低水準。

  多種模式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我市各區縣還合力助推鄉村振興新實踐,進一步守住脫貧攻堅成果,破題鄉村振興之路,讓服務民生更有“溫度”。

  失能導致的貧困是脫貧攻堅任務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為徹底解決“一人失能、全家致貧”的難題,近年來,奉節縣在全國率先探索集中供養貧困家庭失能人員的模式,實行統一施策、統一幫扶,讓貧困家庭失能者有尊嚴、有能者可掙錢,幫助數以千計的群眾脫離貧困。

  奉節縣投入5000萬余元,選擇臨近城鎮、交通便捷的草堂、永樂等地,修建了集辦公、護理、生活、休閒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寓式、酒店式失能供養中心,設置供養標準床位近1000張。

  3個供養中心按照“一個管理團隊、一套規范制度、一個標準食堂、一個標準衛生室、一間標準公寓房間、一個娛樂場所、一個健身室”的“七個一”標準規范配套,並按1名失能人員1200元/月標準,由縣財政統一撥付到失能供養中心。

  為照顧肢體一級殘疾的女兒,奉節縣新民鎮長棚村村民余定元和妻子黃方蘭荒廢了自家果園。多年來,這個家庭年收入僅2000余元,生活一度十分困難。女兒入住永樂失能人員供養中心後,得到了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余定元和黃方蘭便騰出精力收回了果園。在兩人辛勤耕耘下,300多株臍橙樹長勢喜人,每年可收獲臍橙8000公斤,收入超3萬元。

  截至目前,奉節縣累計供養失能人員771人、釋放家庭勞動力1130人,每年促進貧困家庭增收3000萬元以上,實現了“供養一個人、改變一個家庭”。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前,巫溪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全市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縣。巫溪縣大膽探索創新,在全市率先推出扶貧車間、扶貧超市、扶貧農莊、扶貧基地、扶貧工程隊5大就業扶貧模式,精準打造“就業扶貧套餐”,有力拓展了就業渠道,近年來已吸納5100多名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為貧困戶打開了一扇脫貧致富的新窗口。

  距巫溪縣城75公里的天元鄉根據每個村的不同特點,打造了8大扶貧車間、9個扶貧基地,實現了“一村一品”。為了調動老百姓主動參與産業發展的積極性,天元鄉還探索建立了股權量化改革、反包倒租、股份合作、合作共用、戶企聯營、托管代養等産業扶貧模式。

  天元鄉新田村脫貧戶王孝忠一家5口,日子一度過得捉襟見肘。後來,王孝忠種了3畝商品獨活,5畝獨活育苗,還養了50桶中蜂。2020年,他光是賣獨活苗就收入5萬多元,當年兩口子收入近10萬元。

  織密體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我市各區縣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越織越密的制度體係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障——

  “青山隱隱,綠水悠悠,這才是青山湖最美的姿態!”站在萬盛經開區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內的青山樓,市民陳元富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

  萬盛是全國首批重點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試點地區,採煤沉陷區域181平方公里,生態一度遭到嚴重破壞。

  近年來,萬盛探索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打出“生態修復+全域旅遊+生態扶貧”組合拳,由“黑色煤都”向“綠水青山”生態轉型。

  以生態轉型為引領,萬盛大力打造全域旅遊升級版,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挑戰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奧陶紀天空懸廊,領略黑山谷原始生態風光,漫步青山湖畔,在板遼金沙灘奔跑嬉戲……這是屬于萬盛經開區獨特的打開方式。

  合川境內三江匯流,水網密度大,每人平均擁有水量是全國的19倍。為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合川區探索農村25戶以上重點聚集區污水治理改革,引入重慶環投集團負責籌措資金、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區政府按年度付費,並授予其特許經營權,合作期滿將項目所有設施無條件移交合川,緩解政府一次性投入資金壓力,使農村集聚點污水直排問題能夠加快治理。

  在南津街街道臨渡村農民新村,一幢白色建築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正在運作中的臨渡村污水處理站。目前,該污水處理站已全自動化運作,日處理污水達30噸,可有效凈化周邊100余戶居民産生的生活污水。

  截至去年底,合川區已建成25戶以上重點集聚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61個,覆蓋村民1.5萬余戶3.7萬余人,可實現日處理生活污水2675噸,出水水質穩定。按照計劃,合川區將建設100余座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成後服務近7萬農村人口。

  梁平境內水係縱橫交錯、湖庫星羅棋布、溝塘渠堰井泉溪串珠成鏈。梁平區探索建立“國際濕地城市創建”機制,成立區委書記、區長為雙組長的濕地保護修復、水污染防治攻堅、國際濕地城市創建三聯工作領導小組,率先提出“城市濕地連綿體和鄉村小微濕地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濕地建設理念,別出心裁地用小微濕地植入手法,將小微濕地群落打造成為城市、鄉村與居民互為依存、相得益彰的共情地帶。

  一係列自然縫合“手術”隨即展開:梁山草甸國家儲備林示范基地更換彩葉樹種,豐富公園色彩;雙桂湖西岸梅園擴大規模,吸引遊客眼球;湖岔駁岸打造林中沼澤和駁岸林帶,修復損壞駁岸,重建魚鳥家園。在湖岸,採用“小微濕地+”模式打造泡泡濕地、生物溝、梯級小微濕地和稻田濕地等。近萬畝環湖小微濕地和帶狀城市小微濕地群,成了攔截鄉村點源和農業面源污染的“金鐘罩”。

  鳥類是環境品質的風向標。每到冬季,上萬只大雁、鴨類等候鳥便會飛臨雙桂湖過冬,吸引它們的是雙桂湖生物的多樣性。目前,梁平已成功入選“第二屆國際濕地城市中國推薦城市”名單。

  武隆區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機制體制,一方面守好“兩山”富礦,加強生態規劃、嚴控生態空間、強化生態治理,切實增進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民生福祉。一方面聚焦産業“+綠色”,積極探索“廊道帶動、集鎮帶動、景區帶動、專業合作社、雲經濟帶動”等增收帶動模式,讓老百姓在共用旅遊發展“紅利”中實現共同富裕。目前,全區10萬余群眾吃上“旅遊飯”,近3萬名脫貧群眾靠旅遊帶動增收致富,近1萬名涉旅脫貧人口每人平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

  城口不缺樹,但過去山區群眾從這些樹上獲得的經濟效益卻很少。如何把林業資源變成發展資本,最終成為流入群眾口袋的真金白銀,讓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是城口縣推進林業綜合改革思考和探索的重點。

  該縣圍繞林業監管、全民植綠、培育産業等推出一係列改革創新舉措。自2019年下半年被確定為重慶市國家儲備林項目首個試驗示范縣後,城口縣已完成55萬畝集體林地收儲。當地順勢推動中藥材、核桃等“林業+産業”發展,惠及農戶9894戶群眾。山林已成為城口農民增收的主戰場,城口的每一棵樹都是“發財樹”。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01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