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9月16日電(李海嵐)走進重慶市合川區銅溪鎮,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椿樹林。作為鄉村振興的産業之一,椿芽已成為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的“當家産業”,全鎮種植面積超過8000畝,年綜合産值達4000萬元。
但在幾年之前,椿芽在銅溪鎮並非“香餑餑”,小小的椿芽為何能成為鄉村振興大産業?9月14日,重慶市政協“同心聚力巴渝行”主題採訪團走進合川區銅溪鎮,揭秘銅溪椿芽産業的發展之路。
據介紹,銅溪鎮皂角村紅油香椿是當地特有的一種農作物,具有食用、藥用、觀賞、綠化和生態等多重價值。銅溪鎮歷來有種植香椿的傳統,距今已有600多年。但當時村民只在屋前屋後種植,不成規模,産量、銷量並不樂觀。
隨着鄉村振興的不斷深入,合川區政協委員、銅溪鎮黨委副書記呂玉川瞄準了椿芽經濟效益高、種植基礎好的優勢,組織村集體成立皂角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指導種植大戶抱團發展成立椿芽種植股份合作社,在土地流轉、大戶補貼申報等方面主動提供協助,利用撂荒地和閒置土地發展椿芽種植。
為推進産業快速發展,呂玉川發揮政協代表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聯合龍頭企業搭建技術培訓&&,定期組織專家到場指導幼苗培育、套種間作、林下種養等環節。如今8年時間過去,皂角村椿芽基地椿芽種植面積擴大到原來的10倍,銅溪鎮的其他幾個村也紛紛加入了椿芽種植行列。
呂玉川履新後,新一屆政協委員屈仁波接過了服務皂角村産業發展的接力棒。為提高紅油椿芽的知名度,屈仁波依託政協機關&&,與政協農業界別、經濟界別等委員一起商量,引導基地註冊“渝龍游”商標、申請無公害産品認證,通過黨組織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式管理,共建共享農業特色品牌。
如今,銅溪鎮重點打造的“合川紅油香椿基地”以皂角村為核心,輻射周邊的袁橋、金沙、彎橋等村,種植總面積超過8000畝,每年綜合産值效益可達3000多萬元,一躍成為重慶香椿的主産區。皂角村也由此入選了重慶市“一村一品”示範村,彎橋村被納入“全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
8年時間,兩任政協委員積極履職盡責,當好了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和“服務員”。屈仁波&&,下一步將繼續發揮政協委員的廣泛性作用,凝心聚智、植根基層、服務群眾,推動椿芽産業發展,力爭“十四五”期間椿芽種植面積達到10000畝,同時爭取項目資金引進加工企業,開發椿芽腌製品、椿芽醬、幹椿芽等産品,探索香椿入藥、制茶、造酒等深加工産品,不斷“挖金”香椿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