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12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稱,9月9日前,中心城區各區分區、分批次開展區域核酸篩查,具體組織安排請廣大市民關注各區發布的通告。
10起輸入引起的疫情均已處置完畢
李畔介紹,9月2日0-19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例(均在渝中區),均為隔離管控的密切接觸者。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集中隔離治療,病情穩定。
8月16日以來,我市共報告發生本土疫情13起。目前,開州區、忠縣、墊江縣等10起輸入引起的疫情均已處置完畢,無社會面感染者;“8·27”彭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8·16”疫情涉及的沙坪壩區、長壽區均連續5日無社會面新增;“8·22”疫情涉及的巴南區連續6日無社會面新增,北碚區連續3日無社會面新增,南岸區連續2日無社會面新增,渝中區、九龍坡區新增感染者主要在隔離管控及管控區域內人員中發現。我市本土疫情形勢總體趨穩,但尚未清零。
專家研判,有必要在一定時期開展中心城區核酸篩查
李畔説,8月24日,根據當日疫情形勢,我市組織了中心城區核酸篩查,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支持。這次篩查,在北碚區發現了2例陽性感染者,我市及時採取了相應的管控措施,把疫情控制到了較小的範圍。目前傳播感染人員68例,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在更大範圍、更長時間在社會面上傳播,後果不堪設想。
這充分説明,24日核酸篩查很有必要、很有成效。但從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性看,一次篩查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最近國內多地發生本土疫情,我市周邊地區疫情趨緊,近7日每日至少有22個省(區、市)報告本土病例,全國各地現有高風險區2111個、中風險區1502個。此外,秋季開學,中秋、國慶將至,人員流動性增大,經專家研判,有必要在一定時期開展中心城區核酸篩查。
鋻於此,9月9日前,中心城區各區分區、分批次開展區域核酸篩查。後續,相關區縣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組織開展區域核酸篩查。
李畔説,希望廣大市民繼續理解、支持疫情防控大局,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以實際行動助力全市疫情防控。
高中風險區何時解除?專家給出權威解釋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柏松介紹了高中風險區的解除標準。李柏松稱,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某地區發生疫情後,根據風險研判情況,若劃定高風險區,如居住地,則需按高風險區管理的相關要求,進行7天的管控,經過前期相應頻次的核酸檢測後,如果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並且在第7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1輪核酸檢測,其結果均為陰性,高風險區可以降為中風險區;在降為中風險區後,再按中風險區的相關要求,進行3天的管控,如果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就可以降為低風險區。前後合計管控共10天。
某地若發生疫情後,根據風險研判情況,假如劃定了中風險區,如工作地、活動地,經過前期相應頻次的核酸檢測後,如果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並且在第7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1次核酸檢測,其結果均為陰性,中風險區就可以降為低風險區。前後管控時間共7天。
李柏松説,但如果在管控期間出現新的感染者,根據風險研判結果,管控時間可能會重新計算。因為在中高風險區出現新的感染者,説明在現有的發現方式下,還有密接可能未被找全或者新的傳播鏈條未被發現,存在漏洞,存在擴散蔓延的風險。
還有,某地區發生疫情或疑似疫情後,尤其是疫情發生的初期,在感染來源尚不明確,傳播風險還不能確定等情況下,為盡快防止疫情的擴散蔓延,相關區縣會根據綜合研判的結果,對相關場所採取臨時管控措施,並根據疫情發展形勢的變化,動態調整臨時管控範圍,並向社會公布。在所有中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解除後,經研判,相應區域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
區域核酸檢測是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
“我市本輪疫情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其傳播能力強、傳播速度快,感染劑量低,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4天,並具有一定的隱匿性。自8月16日以來,截至9月2日18時,全市累計發現感染者341例,已涉及15個區縣。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本土疫情形勢總體趨穩,但尚未清零。”李柏松説,目前,核酸檢測陽性依然是診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首要標準,區域核酸檢測是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手段,可迅速、精準地發現潛在感染者,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能迅速查明並鎖定風險區域和重點人群,為及時採取針對性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據。
但在開展核酸檢測的時候,若某人體內病毒濃度尚未達到檢出限,或者當時未向外排毒,就有可能檢測不出,在當日的核酸檢測中會呈現陰性的結果,但這些潛在的感染者會繼續留在社區,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他們將很快發展成為向體外排毒,並且具有傳染性的感染者,會持續在社區傳播病毒,引起社區傳播的風險。
李柏松舉了兩個例子,比如前段時間報道的外省新增的1例確診病例,前6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第7次檢測才呈現陽性;在我市的本輪疫情中,也有確診病例,前3次核酸檢測呈陰性,經過多輪核酸檢測後才檢出陽性,並且這樣的例子還不止1例。
因此,為了盡快把人群中的感染者找出來,跑贏病毒,儘早發現感染人群,切實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專家認為及時開展相應頻次核酸檢測是有必要的。
另外,李柏松提醒,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應該嚴格按照出發地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出行,比如成都發布了非必要不離蓉,確需離蓉須持有24小時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深圳發布了非必要不離深,確需離深的須持有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同時,從成都、深圳等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要提前了解重慶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建議大家在出發前提前申領“渝康碼”,準確填報社區報告二維碼,避免在到達交通口岸後,臨時填報耽擱自己的時間。(記者 李珩 見習記者 雲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