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繼“武隆全域旅游探險活動”打卡了網紅景點挂壁水渠、“懸空彩帶”鋼索橋、鐵礦大洞河絕壁峽谷後,本期探險官們將繼續前行。深入武隆桐梓鎮、土地鄉、後坪鄉、接龍鄉等洞穴密集鄉鎮,去探知隱藏在地下的未知世界。
與芙蓉洞、天生三橋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産,武隆後坪天坑因其且山險難攀、地勢險峻等原因,迄今仍保持着超強的神秘感。這裡分佈有眾多落水洞、豎井、溶洞等地質遺跡,深入其中猶如進入一個奇幻世界。
作為地表水沖蝕而成的天坑群,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最大深度達數百米,藏於原始森林和竹林中,天坑周圍絕壁萬丈,天坑下面是地洞,地洞中隱藏着更大的天坑,箐口、石王洞、打鑼凼、天平廟和牛鼻洞5個天坑的口徑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

後坪天坑
在武隆土地鄉有一個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傳統村落——犀牛寨,這裡土家人文風情濃郁,清一色的傳統吊腳木樓依山而建,翹角飛檐,溪水潺潺,修竹掩映,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令人神往。
除了地表絕美風光,土地鄉地下還隱藏着五個天然洞穴,寨洞、犀牛洞、泉口洞、黑漆洞與延滄河大峽谷等自然風光相連,每個洞穴形成與景色各不相同,洞內暗河、瀑布、噴泉等景觀堪稱一絕。
溶洞應該長什麼樣?在武隆桐梓鎮有一個“天眼”洞穴,整個溶洞以“天眼”分佈把溶洞的氣候分割成兩段。溶洞的前三分之二段天眼眾多,氣溫與室外相差無幾,主要有天坑天眼、喀斯特梯田、流淌石瀑布、頂梁石柱等景點。溶洞的後三分之一段出現了“冬暖夏涼”的現象。該段亦是整個溶洞喀斯特景觀最為集中的部分,以典型的喀斯特石鐘乳、石柱、石旗、石葡萄等為主,有送子觀音、刀劍挂壁、托塔天王、大心臟等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