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批陸海新通道泰國合作項目在渝簽約 將打造“重慶—曼谷”雙向鐵路運輸通道

  7月1日,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泰國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重慶舉行。圍繞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一係列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重慶—泰國合作項目集中簽署。

簽約儀式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助力江津打造陸港型綜合物流基地

  活動現場,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與江津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務、經貿合作、康養醫療四個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合作規劃實施,助力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

  交通物流領域,協助建設陸港型綜合物流基地。借助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和中歐班列(成渝)發展契機,協助江津區建立健全國際幹線運輸、轉机分撥和冷鏈物流體係,共同推進中國西部(重慶)東盟農副産品冷鏈分撥中心建設,合力打造陸港型綜合物流基地。

  金融服務領域,提供跨境融資通道。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已建成的國際商業貸款、跨境發債、發行不動産投資信托、赴新上市融資4種跨境融資模式下,推動新加坡金融機構服務江津區實體經濟發展。

  經貿合作領域,協助江津區與東盟經貿合作。推動江津區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優質農産品、食品雙向貿易發展。發揮江津區制造業優勢,協助連結海外採購網絡,推動優勢工業産品拓展海外市場。

  康養醫療領域,協助建設休閒旅遊勝地和宜居城市。引薦新加坡企業到江津區開展醫療康養、旅遊等領域實地考察,深入挖掘江津長壽之鄉養老潛力,力爭合作項目落戶江津。

  此外,雙方還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日常聯絡機制、協助推介機制、人才交流機制等合作機制,努力擴大開放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將發揮好牽頭作用,緊緊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三級合作機制,發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優勢,服務江津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提升江津對外開放水準,做實做強中新互聯互通項目。

現場舉行簽約儀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探索在重慶打造東盟進出口商品分撥中心

  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在三個方面開展合作。

  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合作。支援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與中歐班列在重慶對接,實現通道物流的資源共用。結合泰國鐵路、港口、航空、公路等交通物流資源,與重慶市相關企業開展合作,探索在重慶打造東盟進出口商品分撥中心,在東南亞建立重慶企業的海外倉,打造歐洲經重慶直達東南亞,並通過海運港口輻射更廣范圍的雙向運輸通道。

  積極開展雙向國際貿易合作。支援泰方的塑膠顆粒、橡膠、木薯粉、棕櫚油、水果等産品在重慶實現集散分撥;推動重慶農機、通機、五金、建材等工業制品及輕工業産品電商産品、化肥等産品銷往泰國市場。

  此外,還將用好新加坡優勢,促進渝泰合作。推動新加坡企業積極參與中泰貿易,開展渠道對接、貿易信息化及融資等業務合作。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泰國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舉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打造“重慶—曼谷”雙向鐵路運輸通道

  泰國國家石油公司、泰國Nathalin 集團(音:納塔林)、渝新歐公司與珞璜臨港産業城簽署合作協議,將合作打造“重慶—曼谷”雙向鐵路運輸通道及歐洲經重慶直達東南亞,並通過海運港口輻射更廣范圍的雙向運輸通道。

  泰國國家石油公司、泰國Nathalin集團、上海鄭明現代物流有限公司與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分行、大華銀行(泰國)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依托鄭明公司在珞璜臨港産業城冷鏈物流設施開展進口水果等易腐産品倉儲、分撥業務,並依托鄭明公司銷售渠道拓展泰國水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未來,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將進一步發揮好戰略平臺作用,推動國際陸海新通道合作聯動新加坡、寮國、泰國等東盟國家,聯動中國西部兄弟省區,爭取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合作取得更大成果。(首席記者 佘振芳)

編輯: 葛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9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