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十四五”期間重慶將重點推進城鎮住房發展7項任務 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

  重慶市沙坪壩區康居西城公租房小區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城鎮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根據《規劃》要求,“十四五”期間,重慶將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人才住房5萬套,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約1.06億平方米。

  康居西城公租房休閒廣場老人與孩子“較量”(資料圖)。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逐步實現從“住有所居”向“住享樂居”邁進

  《規劃》提出,重慶將健全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場兩個體係,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補齊租賃住房短板,優化住房市場供應結構,引導形成“先租後購再改善”的住房梯度消費理念,推動形成“保障有力、市場平穩、品質提升、治理有效”的住房發展新局面,逐步實現從“住有所居”向“住享樂居”邁進。

  ——保障體係更加健全。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係,持續優化公租房運營管理,不斷完善人才住房保障機制。“十四五”期間,新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人才住房5萬套。

  ——市場運作平穩健康。全面落實房地産長效機制,有序擴大市場租賃住房供應,全面建立住房租賃服務監管體係,逐步推進租購同權。“十四五”期間,全市商品住房供需總體平衡,新籌建市場租賃住房15萬套(間)。

  ——住房供應結構更加優化。提高改善型商品住房佔新建商品住房的比例,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到2025年,全市城鎮住房租購結構顯著改善。

  ——居住品質持續提升。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約1.06億平方米,實施棚戶區改造約10萬戶,實施智慧小區建設項目600個,居住建築能效水準逐步提升。到2025年,新建城鎮民用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比例達100%;新開工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達30%以上;全裝修住宅比例達到30%。

  ——治理效能顯著增強。持續健全住房開發、銷售、租賃、住房保障和物業管理服務等法律法規體係,基本實現住房領域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展望2035年,城鎮居民住房現代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住享樂居”的新畫卷基本繪就,共建共用的高品質生活充分彰顯。

  地産辰寓青年公寓·湖霞郡項目。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建立完善“一區兩群”住房發展協調機制

  《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重慶將堅持做大做強“一區”、做優做特“兩群”,立足“西密東疏”的人口經濟特徵與“大山大江”的地理環境,促進主城都市區和周邊城市互聯互通,差別化引導住房有效供應,構建與人口、産業、資源環境等相適應的城鎮住房空間布局。

  主城都市區立足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引擎定位,以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區為目標,堅持中心城區“強核提能級”、主城新區“擴容提品質”,推動住房發展與産業布局、公共交通、公共服務等統籌協調,為建設現代化主城都市區提供堅實保障。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以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范區、高品質生活宜居區和世界級生態文化旅遊康養目的地為目標,以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萬州為核心,開州、雲陽為支點的“萬開雲”三峽庫區核心增長極作為重點建設區域,引導和推動人口向“萬開雲”及主城都市區有序轉移,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住房協同發展。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以建設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標桿,建設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范為目標,以渝東南中心城市黔江和渝東南橋頭堡城市秀山為重點,統籌推進老城區有機更新和新城區開發,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提升城市服務功能與人口集聚帶動能力。推動武隆、石柱、酉陽、彭水獨具民族文化魅力的旅遊城市建設。

  重慶將建立完善“一區兩群”住房發展協調機制。依托主城都市區“四網融合”軌道交通網絡與同城化快速通道,結合“一區”與“兩群”間高鐵雙通道與高速公路多通道,“兩群”間高鐵直連直通與高速公路多通道的交通布局,發揮不同區域比較優勢,結合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等因素,合理供應住房。

  仙桃數據谷保障性租賃住房。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重點推進住房保障、居住條件等7項任務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重慶城鎮住房發展7項重點任務,分別是:

  完善住房保障體係,強化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支援,提升保障性住房運營管理能力,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實現全體市民住有所居。

  多措並舉增加市場租賃住房有效供應,強化住房租賃服務監管,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租賃關係穩定、租金價格平穩的租賃市場體係和市場監管有力、權益保障充分、便民規范高效的租賃服務監管體係。

  持續完善房地産長效機制,健全土地供應、市場調控等機制,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結合城市更新行動,深入實施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聚焦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住房設計和建造水準提升,持續推動城鎮居民居住條件和環境改善。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促進住房消費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推動房地産業轉型升級,推廣綠色建築與綠色建造,擴大裝配式與全裝修應用覆蓋范圍,推動科技創新應用,提升智慧化水準,促進行業高品質發展。

  全面推進住房領域治理現代化建設,提升品質安全、市場秩序、物業服務、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治理能力,逐步形成法規完備、標準健全、監管有力、服務便捷的監管服務體係。

  搭建住房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合作平臺與溝通機制,實施住房保障管理合作,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住房領域高品質發展。(首席記者 董進)

編輯: 葛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6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