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萬家法律驛站”走進基層解民憂

  “有了專業‘外援’,村裏的事情好辦了、幹部精力更足了。”4月初,北碚區復興街道市域社會治理創新試點項目萬家法律驛站運作滿一年。從當地幹部群眾反饋中,記者了解到這項整合基層力量下沉村社開展精細化治理的新嘗試,獲得了大家普遍認可。

  去年以來,復興街道整合基層法庭法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幹部、村幹部、網格員、法律志願者等6支力量,分片區設立萬家法律驛站,巡回調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服務、集納社情民意等,將現有資源擰成基層治理力量的“一股繩”,實現了矛盾糾紛高效化解、民生訴求有效對接,探索出一條農村基層有效治理的新路。

  整合治理力量

  下沉支援農村

  把一座廢棄的配電房改造為固定場所,法官、民警、司法所幹部、村幹部、網格員、法律志願者等定期前來,在群眾家門口為大家提供法律服務,開展矛盾糾紛調處,進行普法宣傳、法治培訓,集納社情民意等。這就是復興街道在龍王村設立的首個萬家法律驛站。

  自去年4月設立以來,該萬家法律驛站已協調解決矛盾糾紛近260件,開展集中法律宣傳宣講活動14次,收集各類社情民意數百條,真正做到了“察民情、解民憂”,成為復興街道村社高效精準治理的法寶,在北碚創新和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眾多實踐中脫穎而出。

  “律師在家門口服務,省時省力又放心。”

  “矛盾糾紛不過夜,大事小情有紓解,法律驛站好!”

  “有專業力量支援,我們更有底氣有信心,也有更多精力投身發展了。”

  人員,是現有的;工作,是常規的,經過思路創新、力量整合、科學配置後,得到了幹部群眾的交口稱讚。

  復興街道政法委員蔣軍介紹,轄區城市與農村各佔一半,近年來隨著城市社區治理穩步推進,農村高效精準治理成為街道工作的重點。鑒于轄區矛盾糾紛多樣、專業力量不足等短板,街道以法治鄉村建設為切入點,探索整合治理力量,下沉支援農村的方法。

  目前,該萬家法律驛站服務范圍已從龍王村擴大至周邊的雙龍村和歇馬村,並通過巡回調解輻射整個街道。

  就近服務群眾

  處理效率提升

  “法律驛站很專業,幫助我解決了困擾許久的心病!”近日,在萬家法律驛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復興街道歇馬村村民王某與黃某長達半年多的糾紛有了進展。

  因生意合同糾紛,王某和黃某打起了官司,法院判決王某需給付黃某補償金3600元,但黃某認為法院判少了不願接受,兩人多次溝通未果,遂將此事反映到法律驛站。律師鄧小春參與了糾紛調解,建議通過公證提存方式解決。最終,王某在公證人員視頻見證下,就近方便地將補償金轉到了公證部門的提存賬戶,履行了法院判決。

  “這類糾紛讓村社幹部來處理,專業能力不足問題突顯,律師參與、公證部門介入,讓糾紛處理效率大大提升。”蔣軍表示,除傳統的鄰里、土地、婚姻、繼承等矛盾糾紛外,近年來,城郊農村地區的徵地拆遷、項目協調、土地流轉、勞資社保和經濟合同等領域的矛盾糾紛佔比正逐年上升,新形勢新問題考驗著村社幹部,檢驗著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準。

  以高效解決群眾需求為目標,復興街道著力將萬家法律驛站建成法律服務樞紐站、矛盾調處前哨站。結合趕場日設立群眾接待日,請法官、民警、司法所幹部定期入駐就近服務群眾,派遣律師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推動村幹部、網格員、法律志願者等按相應難度處理各類糾紛。目前,萬家法律驛站已組建涵蓋6支力量的成員近40人,並定期下沉開展巡回調解。

  同時,當地還聚焦提升群眾法治觀念、提高幹部群眾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驛站打造為宣傳引導站、培訓站。通過引入轄區內的司法行政、法律工作者等力量,與高校開展校地合作,結合每季度法治宣傳要點,驛站的專業人士深入田間院壩廣泛開展普法宣傳、以案釋法,為村幹部、網格員等定期開展法治培訓。

  高效精準作為

  助力鄉村振興

  “土地租金收到了,感謝法律驛站為我們解了憂。”今年初,在萬家法律驛站的再三追蹤幫助下,復興街道梔子村的70多戶村民終于領到了被拖欠的土地流轉租金。

  10年前,梔子村5社、6社村民將部分土地流轉給一家農業公司搞開發。2018年起,因市場不景氣,企業未能按時支付租金,至2021年,已拖欠土地租金達31萬多元。于是,村民們找到萬家法律驛站尋求幫助。

  經多方接力,村民們最終拿到全部租金,成功避免了矛盾進一步激化。通過法律服務、矛盾糾紛調解,萬家法律驛站還逐漸成為社情民意轉机站。村幹部、網格員在排查矛盾糾紛中梳理群眾訴求,專業力量在精準服務中預警風險,匯成一條條關于鄉村治理、經濟發展的建議,反饋到街道和區裏。今年以來,復興街道已收到相關建議10多條。

  “專業力量參與,讓農村基層治理如虎添翼。”龍王村黨總支書記羅彬説,基層治理能力和水準的提升,既需要村社幹部不斷提升自己,又需要外來力量支援和激勵。萬家法律驛站整合各方法律人才和力量擰成“一股繩”下沉一線,讓基層治理更高效更精準,補齊了鄉村振興的“軟性”短板,將進一步助推特色鄉村旅遊産業發展。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5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