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適老化改造項目走進鄉村 “私人定制”養老新模式

  新華網重慶3月23日電(江茜)在渝北區古路鎮中部的烏牛村三組,92歲的王國均單手扶着家中剛裝配好的通道扶手,臉上露出笑意。

  “從一樓到二樓,安裝了扶手,衞生間還給配備了坐便椅,既方便又安全。”3月21日,王國均的女兒對家中新添的適老化設施讚不絕口。

92歲的王國均扶着家中裝配好的通道扶手上樓梯。新華網 江茜 攝

  像王國均這樣的高齡老人居家安全性和舒適性一直受到大眾關注。去年以來,渝北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副所長、烏牛村黨總支副書記陳力行,聚焦古路鎮中部的烏牛村80歲以上的老年人,啟動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項目,解決老年人的“急難愁盼”。

  適老化改造“一戶一策”

  提高老年人居家養老質量

  在烏牛村,常住的80歲以上老人,有24戶,子女都在城裏,老人不願進城。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提高老人的幸福感?是陳力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明確提出要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要用一攬子具體舉措着力解決老年人的“急難愁盼”,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足提升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去年12月底,陳力行&&到老年人能力評估師,挑選出適老化改造公司,又找到渝北區稅務局、渝北區民政局出資援助,一場適老化改造工程開始啟動。

  經過走訪,了解到老人們在家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如廁難。大部分老人家裏是蹲便,老人起身很困難。二是洗澡難。有些老人習慣燒水洗澡,坐在塑料小板凳上,容易滑,起身也容易摔跤。三是晚上起夜難。電燈開關不在床邊,容易出危險。還有年紀大了,走路不穩,沒有拐杖等。

  “適老化改造並非‘一刀切’的標準化流程,而是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家庭實際居住環境、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等,制定‘一戶一策’的具體改造方案後開展實施的。”陳力行介紹,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選擇適配性産品,組成不同場景居家環境的産品服務包,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五個方面功能,實現“私人訂制”。

適老化項目施工單位正在施工。新華網 江茜 攝

  於是,整個團隊一家家去了解老人的情況,評估房屋現狀,針對每一位老人的具體需求制定改造方案,免費實施改造。

  擴大適老化改造覆蓋面

  “智慧”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

  烏牛村80歲獨居老人肖子明,由於腿腳不便,日常生活存在困難。如今,經過適老化改造後,他更舒適方便了。

  “坐便器旁為老人配置上翻扶手,同時配置了洗澡椅,老人以坐姿洗澡舒適且安全,兩邊扶手幫助其更容易站立起身。且不使用時,可折疊不佔空間。”負責適老化硬體設備供應的企業負責人説,經過入戶勘測和改造方案討論及適配,改造後增加了老人居家如廁和沐浴的安全性。

  為了方便老人出行,還專門為他配置了四腳拐杖、老人鞋、老人車。該負責人説:“肖子明平常起床都比較麻煩,現在床邊安裝了可以借力支撐的扶手,起床方便多了。改造好的臥室裏還添置了夜燈感應燈,減少老人夜間起床跌倒的風險。”

陳力行正在為老人穿防滑鞋。新華網發(郭睿 攝)

  “改造物料有蹲改坐便椅、助浴椅、床邊移動扶手、四腳拐杖等設施,還有感應燈、防滑墊、防滑鞋等日常用品。”陳力行説。

  除了這些步品類適老化硬體外,烏牛村還為老人安裝了煙霧報警器、緊急呼叫按鈕、人體紅外探測報警等智能化設備。負責現場安裝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一系列適老化改造,配合智慧養老信息化系統,可通過網絡將實時採集的數據回傳到信息化後&系統,後&監測各類異常情況。遇到“感知警報”或“緊急呼叫”時,後&工作人員會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親屬、養老服務工作人員,並聯動110、120聯合緊急救援。

  “這些適老化設備將於近日安裝完畢,後期還將邀請專業養老機構持續為老年人提供‘暖心’居家服務,讓老年人能夠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真正有幸福感與獲得感。”陳力行説。

編輯: 王彩玲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49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