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治水經驗入選全國河湖長制典型案例

  3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河長辦了解到,日前,水利部在全國精選了56篇典型案例,作為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彙編成冊,以總結推廣基層典型經驗,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向“有能有效”轉變。其中,重慶南川、綦江、潼南的治河經驗作為典型案例入選,向全國推廣。

  河長因事、因公離任離崗,新任河長沒有及時到位,導致該河段存在管護監督“空白期”怎麼辦?南川區積極探索,創新建立河長職責交接制度,有效解決了因職責交接不清楚、不及時引起的河長制相關責任缺失、影響工作進度和成效等問題。南川區推行《河長交接制度》的探索與實踐也因此被收錄在冊,向全國推廣。當地河長&&,正是有了交接制度,河流管護才真正做到了100%不斷檔。

  河長辦如何扮好“大管家”,理好生態事,守好家鄉河?綦江區河長辦立足於河長治河主業,綜合運用考核問責、資金配置、項目包裝、一河一策等具體舉措,統籌推進全域河庫生態治理與管護。如今,綦江水質從2017年以前的Ⅳ類提升到Ⅱ類,各級河流出水口平均達標比例從79%提高到92%,群眾通過環保舉報系統的涉河涉水投訴量下降60%。綦江區提升河長辦履職能力,統籌推進全域河庫水生態環境治理與管護的治水經驗也因此入選。

  河流有上下游、左右岸,跨界河流特別是跨省市河流如何治理?涪江、瓊江貫穿潼南區全境,是兩條河從四川進入重慶的第一站。近年來,潼南區以河長制為抓手,攜手上下游,堅持全流域一體化理念,建立跨區域聯動體系,打造合作&&。通過組建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實施生態補償,開展聯合專項治理等,攻堅跨界河流“管家”,全面監管上下游水環境質量。潼南區堅持全流域一體化推動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控也因此入選。(首席記者 龍丹梅 實習生 陳佳欣)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9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