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市政府網發布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西部(重慶)科學城初步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功能,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引領重慶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據介紹,圍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主目標,重慶將以“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為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將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主&&。
對此,《意見》圍繞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城市建設、對外開放、深化改革提出了5個方面重點任務。
着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高標準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高水平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高效率促進成果轉化,高質量集聚創新人才,增強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新策源能力。爭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創新資源和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優先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布局,加快建設超瞬態實驗裝置、長江上游種質創制科學裝置、中國自然人群生物資源庫等重大創新&&,布局建設科技創新基地,高起點建設金鳳實驗室。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西部“人才特區”,動態實施“金鳳凰”人才政策,面向海內外靶向引進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對發展急需的頂尖人才及團隊實行“一人(團隊)一策”。
着力建設以高新技術産業為重點的産業創新引領區。做強做新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綠色低碳、先進製造等優勢産業集群。做特做優高技術服務業,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打造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引領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着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高標準建設科學大道城市主軸,構建四向聯通、空鐵聯動、陸海統籌的對外交通體系,構築“六橫六縱兩環”內部交通骨架網絡,實現高水平互聯互通。引導市內外優質學校、醫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布局高水平機構,加快推進人才公寓和國際人才社區等建設,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打造寨山坪科學公園城市綠心,推進智慧城市試點,打造綠色智慧樣板城市。
着力建設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內陸開放示範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強與成渝地區科技園區聯動發展,探索“成渝總部研發+周邊成果轉化”模式,共建成渝科技創新走廊。加快融入“一帶一路”開放創新合作網絡,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聯合實驗室、國際企業孵化器和國際科技園區。
着力建設成渝地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推行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發布“零跑腿”事項清單,推動川渝兩地“一網通辦”。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支持金融牌照資源優先向西部(重慶)科學城集聚,建設科技金融街,匯聚國內外知名創業投資機構,打造西部創投中心。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科研院所負責人年薪制試點,實行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挂帥”“賽馬制”“軍令狀”等新型項目組織實施機制。(首席記者 張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