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雙減”後的春節“首秀”如何有益有趣?

  新華網重慶1月28日電(陳雨)“雙減”政策落地後的首個春節即將來臨。這個春節,除了校外培訓“減負”,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也被要求做減法,突如其來的“輕鬆”讓一些家長和學生有些“不知所措”。春節期間該如何幫孩子“合理配餐”?假期怎麼安排才更充實、更有價值?

  近日,新華網採訪了重慶市渝北區寶聖湖小學副校長簡天鳳。簡天鳳&&,在對待孩子減負的問題上,家長們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雙減”後不報任何補習班,讓孩子們真正減負;第二類:學科補習換成興趣培訓,孩子的假期依舊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第三類:家長親自上陣,買來教輔資料給孩子“一對一家庭補習”。

  在簡天鳳看來,家長們應該冷靜看待孩子們當下的成長,讓孩子們的身體、心智和心理能夠在假期得到成長。

  這個春節,孩子們究竟該怎麼過才能有益又有趣?簡天鳳建議,首先應把孩子還給運動場,讓孩子每天鍛煉一小時;然後,要讓孩子們堅持每天的閱讀,閱讀可以拓展視野、收穫知識、潤澤思想、豐厚生命。假期中,希望孩子們每天能堅持讀書至少半小時,把讀書的內容講給家人聽,開學在班級讀書會中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

  “孩子們還要學習如何把‘智’轉化成‘慧’。知識是呆板的,生活是多樣的,唯有經過生活的歷練,一個人的知識才能昇華成智慧。所以,春節期間,孩子們可以積極學會洗衣做飯、打掃衞生、整理房間等家庭日常生活勞動;在確保安全、避免聚集的情況下,參加社區公益服務勞動,拓展孩子的視野,通過實踐,讓自己更有智慧。”簡天鳳説。

  簡天鳳建議,春節期間,家長應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把難得的假期變成愉快的親子時光。“現在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情商低,不善於與人交流。一些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與他們生活實踐缺失,疏於與他人交往、交流有很大關係。因此,春節期間,家長也要多和孩子交流,並且鼓勵孩子與更多人互動,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0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