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全國首個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在重慶掛牌投用

  為加快促進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和聚集,1月21日,由重慶市人力社保局主辦的中國重慶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掛牌儀式舉行。這是人社部批復設立的我國首個數字經濟人才市場。

  近年來,重慶大力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産業,數字經濟等産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重慶數字經濟企業已達1.85萬家,重點平台企業351家,數字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已達24%。按照“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市數字經濟總量將超過1萬億元。

  為此,我市依託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平台打造了全國首個數字經濟人才市場。按照數字經濟人才市場發展總體思路,2022年,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將基本完成數字化平台建設;到2025年,力爭打造成高端數字經濟人才培育基地、全國數字經濟人才輸送交流平台,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專業化人才市場。

  “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建設將完成‘四步走’,發揮人才集聚‘雁陣效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黎勇介紹,首先將利用現有平台資源,集聚一批涵蓋金融、創投、人力資源、財稅等方面的高端服務機構,搭建高級人才服務綜合體;第二,通過打造人力資源配置樞紐,聯合專業人力資源機構、專業人才數據機構,面向全球構建人才基礎信息庫,繪製全球數字經濟人才熱力圖;第三,支持高校加強數字經濟相關專業學科建設,深化職業院校産教融合,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供需平台,培養知識型、創新型人才,為數字經濟産業提供不竭人才源泉;第四,充分發揮各園區能量,按照共建共享原則,推進與重慶市數字經濟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北碚)、永川大數據産業園等相關園區合作,把服務觸角延伸到園區、區縣,方便就近服務企業和人才供需對接。

  此外,還將組織邀請市內外的數字經濟産業園區、行業領先企業,數字經濟專業排名靠前高校等,與我市大數據局、經信委等部門的數字經濟相關重點單位成立數字經濟人力資源發展聯盟。

  掛牌儀式上,重慶市數字經濟人才市場還發布了首批50個“揭榜招賢”需求清單。50個崗位中,數字要素驅動業崗位18個、數字産品製造業崗位15個、數字技術應用業崗位10個、數字化效率提升業崗位7個,從系統架構工程師到算法、大數據工程師,從新能源的研究與開發總監到公司首席執行官統統攬括其中。(記者 周松)

 

編輯: 曹妤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8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