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市政協委員蘇光華:以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網重慶1月18日電(王彩玲)1月16日,政協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委主任蘇光華提交了《以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

  根據《重慶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十四五”規劃》公布的數據,“十三五”末,重慶市有農機裝備製造企業近200家,含通機在內配套企業近1000家,農機化水平達到52%,居西南地區前列。但蘇光華在調研中發現,農業機械化仍然是重慶市農業現代化的突出短板,並且農業機械化生産環節短板弱項多、耕地宜機化程度低、農機農藝融合度低。

重慶市政協委員、彭水縣農業農村委主任蘇光華。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面對農業機械化生産環節短板弱項多的問題,蘇光華建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推用相結合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強化資金投入,加快推動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此外,還應用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強短板弱項裝備推廣應用。

  針對耕地宜機化程度低,他建議強化高標準改造,重點按照千畝級以上規模進行成片成規模改造,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此標準打造農田宜機化改造樣板,吸引農民參與到農田宜機化改造中來。

  對於農機農藝融合度低,他建議協同構建農機化生産機制,將適宜機械化作為農作物品種審定、種植制度升級、收穫機具配置、産後加工工藝改進等工作的重要目標;提煉集成一批適用農機化生産技術並推廣;加快推動機械化向經濟作物、畜牧水産和産前産後拓展延伸,在發展全面全程機械化中進一步推動農機農藝融合。

  此外,蘇光華還建議強化組織保障,實行農機裝備補短板協同創新“鏈長制”,建立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聯席會議機,並擬定農業機械化綜合評價指標,作為市政府對市級相關部門和區縣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標。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2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