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補水 控制用水 通州地下水位三年上升160釐米
2022-04-22 08:55:3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潮白河于辛莊河段,遷徙路過的蒙古銀鷗在水面棲息休整。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根據北京市水文總站公報數據,通州區2019年至2021年地下水埋深分別為790釐米、785釐米、630釐米,3年累計回升160釐米。

  如果超採地下水,深層地下水位下降,又沒有有效補給,就會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的含水層如同一塊“海綿”,吸夠水之後,“海綿”就能夠承受住來自地面的壓力,不會往下沉;當水被抽了以後,“海綿”再受到壓力,久而久之就會被壓扁,導致地面出現沉降。

  來自通州區水務局的兩張數據對比圖清晰地反映了近年來通州區地下水埋深與降雨量、開採量變化的情況:降水多的年份,地下水就會處于上升狀態,開採強度對于地下水埋深的影響,往往呈現滯後性。

  “降雨是地下水最普遍的補給源。”通州區水務局水資源管理科科長張秀捷説,地下水被稱為“地下動脈”,2015年至2020年,通州區年降水量相對平穩,同時地下水開採量逐年減少,由2.2億立方米逐年下降至1.45億立方米,地下水埋深相對穩定,處于7.14米至7.9米之間。到了2021年,通州區年降雨量788毫米,位居自2011年以來首位,且地下水開採量進一步減少至1.33億立方米,地下水埋深升至630釐米,這是近20年來最小值。

  這些來自天上的水,並沒有白白流走。2016年,通州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試點總面積達19.36平方公里,包括住宅小區、公共建築、公園綠地、市政道路、河流湖泊。市水科院高級工程師于磊説,試點區18個老舊小區、6所學校、6處公園廣場目前都完成了“海綿”改造,總面積達130余萬平方米,讓自然降雨能及時補充地下水。

  除了天然降雨,人工補水也在發力,成為涵養地下水的另一重要來源。去年春天,本市啟動潮白河試驗性春季補水。這是自2019年以來本市實施的第四次生態補水,補水後,斷流22年的潮白河北京段全線通水,近2億立方米水資源滲入地下。通州區水務局聯合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首都師范大學對潮白河生態補水的研究結果顯示,補水期間,通州區潮白河沿線深層地下水準均埋深累計上升2.38米。根據潮白河周邊11個地下水人工監測點位數據,距河道較近村莊的地下水漲幅較為明顯,平均回升12釐米,最大回升單點在西集鎮杜店村,足足有50釐米。

  逐年降低地下水開採量的同時,通州區正逐年加大外調水利用量。南水北調通州水廠與朝陽北路、廣渠路東延供水管線、甘棠應急水源地、亦莊市政管線以及全區22座城鎮水廠,已經初步形成了多水源保障格局,告別過去依賴地下水開採的歷史。

  守護“地下動脈”,除了開源,還要節流。近年來,通州區“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將用水總量作為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各鄉鎮(街道),向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全區2210戶用水單位下發用水指標通知單,各鎮街再將用水指標分配到村(社區)、企業、水廠,建立覆蓋全區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係。

  “200多畝地,16個溫室,過去大水漫灌,不僅浪費水資源,還很難把控農作物品質;如今用上了節水農業滴灌技術,每次灌溉的用水量從8噸降到3噸。”漷縣鎮圓夢緣農業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李少華説,現在每年光是人工成本就節省了10多萬,相比之前下降80%。目前,通州區已建設蔬菜水肥一體化綜合示范基地7個,總建設面積1042畝,實現每畝節水67.3立方米,每畝增産656.6公斤。

  在平原造林中,通州區建設了小微濕地、集雨坑和植草溝等設施,可集蓄雨水澆灌。同時,通過加大節水集雨型公園綠地建設,對東郊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濕地利用再生水進行生態補水,確保灌溉用水充足。“在造林營林工程和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建設過程中,明確規定嚴禁打井取用地下水,盡量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和河湖水。”通州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30多處公園使用再生水灌溉,面積達1300多公頃。

  在工業方面,通州區大力推進節水改造,推廣高效冷卻、洗滌、迴圈用水、廢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産工藝替代等節水工藝和技術。在馬駒橋鎮金橋科技産業基地,正在興建一座智能再生水廠,建成後,深度凈化後的高品質再生水可用于制造晶片。“十四五”時期,通州區交通客運站、綜合性購物中心、星級賓館、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還將帶頭使用節水産品,逐步實現節水器具全覆蓋。(記者 陳強)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掐絲作畫 體驗國潮
掐絲作畫 體驗國潮
全市黑鸛數量已近百只
全市黑鸛數量已近百只
朝陽區隔離幼兒收到了暖心小禮物
朝陽區隔離幼兒收到了暖心小禮物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858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