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劃定223個飛絮重點防治區 128支隊伍巡查
2022-04-22 08:42:03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裏,園林養護人員用高枝鋸修剪細枝。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4月20日起,本市進入以柳樹、歐美楊等為主的第二個飛絮高發期。為精準、快速防治飛絮,市園林部門確定了223個重點防治區域,並成立了128支專項巡查隊伍。重點區域內,只要巡查人員發現樹木集中飄絮,30分鐘就有專業防治隊伍到現場處置。

  副中心飛絮高發區少了四分之一

  昨天上午11時,記者來到城市副中心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公園內分佈有8900余株楊柳樹。眼下正是雌株楊柳樹吐絮的季節,但公園內並沒有出現飛絮漫天的情景。

  在公園的飛絮治理現場,幾名工人正站在雌株楊樹下,手持頂部帶有鋒利鋸齒的8米長桿,將過密的小枝條鋸掉,花序也隨着枝條一同掉落。工作人員介紹,疏枝是在不破壞整體樹形的前提下,剔除雌株病蟲枝、交叉枝和過密的枝條。

  主路邊20多米高的白楊也正飄絮,高壓炮霧車此時也上場了。噴出的細密水霧籠罩樹木,剛剛還恣意飄飛的白毛毛瞬間打蔫兒,縮成一團。

  通州區園林局副局長魏昀赟介紹,今年,城市副中心劃分出10塊重點防治區以及20條重點防治道路進行飛絮精準治理,飛絮高發區域較去年減少25%。

  多部門聯動避免飛絮成災

  今年的京城,一出家門就遭遇“白毛撲臉”的現象大幅減少。

  “氣象、城管、公安等各部門,聯手精準治理飛絮,比如提供精準的預報、為炮霧車通行提供便利。”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張博説,全市共成立專項巡查隊伍128支、專業應急防治服務隊79支,“光是市級的8支隊伍,每天巡查里程就超過3000公里。”

  張博介紹,不同的楊柳樹品種飛絮的時間也不一樣,光是楊樹就有毛白楊、黑楊、青楊等多個品種。自打2月底,市園林綠化部門和園林科學院就每天採集不同品種的楊柳樹花序,監測生長狀況,從而確定223個重點防治區域。在這些重點區域內,只要巡查人員發現樹木開始飛絮,30分鐘就有專業人員到現場處置。此外,本市還利用“北京飛絮防治” APP開展楊柳飛絮雌株精準定位,保證防治對象精準落實到株。

  裸地披綠裝防治“二次飛絮”

  飛絮惱人的現象,跟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相關。楊柳飛絮攜着大量種子飄飛,卻難以快速尋找到合適的土壤安家,極易成災。

  市園科院高級工程師車少臣介紹,近年來,本市打造喬灌草立體化的混交結構,大面積的裸露地面重新披上綠裝,可以把飄落下來的飛絮牢牢“粘”在地面上,從而大大減少了“二次飛絮”現象。

  市園林綠化局提示市民,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動時,可佩戴口罩、護目鏡、紗巾等防護措施。戶外運動盡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後等飛絮較輕時段。飛絮易燃,不要亂扔煙頭,謹防引燃。(記者 朱松梅)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掐絲作畫 體驗國潮
掐絲作畫 體驗國潮
全市黑鸛數量已近百隻
全市黑鸛數量已近百隻
朝陽區隔離幼兒收到了暖心小禮物
朝陽區隔離幼兒收到了暖心小禮物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858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