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濟南,幾難?——一個“大省份小省會”的突圍之戰
2017-06-10 09:37:52 來源: 半月談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破治“堵”之難:

  從單一地面交通走向綜合立體交通

4月12日,航拍的濟南市軌道交通R1線前大彥站。 郭緒雷 攝

4月27日,航拍的濟南順河高架南延一期工程。 徐速繪 攝

  近年來,濟南的交通擁堵程度之高已“名聲在外”。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等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濟南以2.173的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成為全國“首堵”。

  數字雖然冰冷,感觀卻很真實。不少開車的市民常説:“不堵車時,開車一小時,我們在經十路上;堵車時,開車兩小時甚至三小時,我們仍在經十路上。”

  究其原因,濟南既受先天的地理條件制約,更有後天的路網規劃建設缺陷。

  濟南市公安局副局長王宗岩分析,主城區快速路4條,主幹道76條,次幹道和支路共341條,其中東西貫穿道路僅有2條,道路承載力有限,無法滿足東西向長距離通行需求。同時,次幹道和支路“毛細血管”密度低、不通暢,又進一步加劇了主幹道擁堵。

  此外,隨著城市的擴張,過去寄居于城市郊區的工業企業,如今也納入城區之中。企業原材料運輸和産成品進出,加之機動車保有量近5年70余萬的高速增長,城市交通運作壓力與日俱增。

  通則不痛。一方面,濟南大力暢通“毛細血管”。僅今年之內,就將打通25條斷頭路、瓶頸路,實現良性“微迴圈”。同時,首批1.1萬輛共用單車投入使用,在交通矛盾突出、出行需求量大的老城區、景區和商業網點周邊等區域共布點600余處,方便綠色出行。

  另一方面,濟南彌補路網建設“欠賬”。目前,濟南城區快速路已竣工20公里,順河高架南延、二環西路南延等在建快速路總長達30公里。隨著今年底二環路快速路網全線通車後,城市擁堵問題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治堵,不僅要解燃眉之急,更要滿足長遠之需。濟南一改過去單一的平面交通發展思維,加快構建集地面、高架、地下、高速和高鐵等為一體的立體化交通。

  濟南城市軌道交通R1線、R3線一期工程建設目前已全面提速,R2線開始動工。根據規劃,到2023年濟南將擁有8條地鐵線路。濟南人期盼了20多年的“地鐵時代”正在到來。同時,濟南加快公交專用道建設,著力打造公交專用道路網絡,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

  作為國家高鐵“八橫八縱”重要樞紐城市之一,京滬高鐵、膠濟城際鐵路等重要線路已從濟南穿城而過,石濟高鐵、鄭濟高鐵正在建設之中,“米字型”高鐵樞紐雛形已現。

  盡管已成“首堵”,但市政府沒有為了短期內快速見效,而對本地車限號、限購和對外地車限牌。“這體現了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與大氣。”很多濟南市民和外來戶對城市交通改善頗有信心。

  破治“霾”之難:

  從“大水漫灌”改向精準施策

2013年5月30日,在濟南市千佛山俯覽泉城城區。 郭緒雷 攝

  2016年3月26日,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泉城濟南趵突泉吸引了大量遊客。 馮傑 攝

  “治霾與治堵、脫貧是當前濟南最大的民生工程,關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于很多北方城市來説,霧霾成為近年來揮之不去的煩憂,濟南更是痛徹心扉。

  2015年以來,在環保部公布的全國74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濟南一度成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的“常客”。

  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侯魯健分析,濟南市地形總體南高北低,呈“淺碟”型。在不利氣象條件下,易造成污染物在山前“淺碟”區域匯聚,污染物不斷累積,導致市區空氣品質變差。

  更為重要的是,濟南工業布局不合理,工業結構偏重,主城區有鋼鐵、石化、水泥等産業,且以煤炭能源為主,污染物排放高。此外,汽車尾氣、工地揚塵等都是惡化空氣品質的主要因素。

  據對全市最新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來源的解析,燃煤、工業生産、機動車、揚塵為主要來源,分別佔29%、25%、22%、18%。基于這種精細分析,濟南市圍繞科學精準治霾,實施了治理大氣污染的“十大行動”。

  找準靶心,抓住“牛鼻”。在濟南東部老工業區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一度聚集了90多家鋼鐵、冶金、化工等傳統重工業企業,且大中型居多。如今,已有40家企業搬遷改造和關停騰退,今年內還將完成16家重點工業企業的停産搬遷。

  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濟南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處長錢毅新説,2016年濟南在山東省率先完成131臺35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改造)任務;完成市區居民生活燃煤清潔化替代27.3萬戶,替代率達90%以上。

  全民參與,共治共用。今年春節前夕,濟南市文明辦等發出“帶頭不放煙花爆竹”倡議,得到各界積極響應。春節假期,環衛工人清理煙花爆竹垃圾同比減少近六成;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同比下降三成多,空氣品質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佳。

  通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治霾初見成效。去年11月至今,濟南市已連續多月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榜單。濟南市環保局局長侯翠榮介紹,這是自2013年1月環保部發布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以來,濟南大氣污染治理取得的最好成績,但治霾仍需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火星還是月球,哪裏是人類飛往星辰的下一站?
    火星還是月球,哪裏是人類飛往星辰的下一站?
    上海:變電站裏來了機器人“同事”
    上海:變電站裏來了機器人“同事”
    中國海洋探索走向縱深
    中國海洋探索走向縱深
    全國部分地區2017年高考結束
    全國部分地區2017年高考結束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7650112111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