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濟南,幾難?——一個“大省份小省會”的突圍之戰
2017-06-10 09:37:52 來源: 半月談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濟南大明湖。 徐速繪 攝

  融山、泉、河、湖、城于一體的濟南,千百年來就是大路通南北、大河貫東西的名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歷代文人墨客多有詩賦稱頌。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國內諸多城市日益被交通擁堵、霧霾、違章建築等“城市病”所困擾。有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自然風貌的濟南,也陷入了“滿城霧霾半城堵”的窘境。

  更讓人警醒的是,在近年來各省都市競相發展、日新月異的大變局中,濟南作為我國東部沿海的經濟文化大省省會,其城市首位度在全國各省會城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已靠後……

  感慨著風光不再,優越感與失落感同在的濟南人,追趕心與超越心共懷,瞄準“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的建設目標,奮起直追,突圍求變。

  如今濟南,究竟幾難?

  破治“狹”之難:

  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3月26日,濟南北跨的重要工程之一,濟齊黃河大橋完成合龍。 徐速繪 攝

2017年4月11日,航拍的濟南大明湖。 郭緒雷 攝

  濟南,南依泰山,北納黃河,東西各有部分小山脈。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地形,把濟南造就成了以大明湖為中心、七十二名泉眾星捧月的千古泉城,也使這座古城在向現代化城市演進的進程中四面局促。

  因而,濟南的城區格局、産業布局長期以來主要依賴東拓西進的發展路徑,並形成了如今東西長、南北窄的帶狀格局。

  問起濟南中心城區有多大,很多市民會説“東西長三十公里,南北寬十三公里”;問起市區的主幹道,幾乎所有濟南人都説經十路。

  經十路東起章丘區雙山街道與普集鎮交界處,西至長清區陳莊路口,全程長達90公里,僅門牌號就超過3萬個,被戲稱為“世界上最長的路”。

  濟南東西長、南北窄,就像根油條;整個城市擁擠不堪,就像一口油鍋。幾百萬人每天這樣煎熬著,生産、生活、生態都難以維係。從長遠來看,城市建設不可能再東西向無限延伸,而南部山區是城市的水源地和“綠肺”所在地,必須堅持保護優先戰略。對此,濟南決策層已形成共識——未來的發展空間必須面向黃河實施北跨。

  “這個北跨不是隨便越過去,而是要通過‘攜河發展’,讓黃河成為城市的內河。”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解釋説,“北跨”不僅是在城市管理層面破解交通擁堵的必然選擇,更是在經濟發展層面解決産業布局、産業轉移的重要決策。未來,濟南市將致力于打造1個主中心、1個副中心、5個次中心、12個地區中心和2個衛星城,劃定城市邊界,實現“精明增長”和組團發展,實現城市的合理均衡發展。

  “濟南濟南,越擠越難。只有跨過黃河去,才能‘解放’全濟南。”濟南人充滿豪邁更充滿期待:走出“大明湖時代”,轉身擁抱一個跨越發展的“黃河時代”。

  這一轉身,濟南驚艷了時光,古城經越了千年。

  破治“業”之難:

  從舊動能轉向新動能

  2015年6月17日,在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公司,機器人在進行焊接作業。 郭緒雷 攝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齊魯軟件園,已成為濟南高新産業重要聚集地。 馮傑 攝

  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産業體係門類齊全、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三。但同時,高耗能、高排放産業比重偏重問題十分突出。作為山東省會,濟南的工業結構同樣偏重,鋼鐵、冶金、化工、水泥、地煉等重工業雲集,耗能多、污染大、産能過剩。

  濟南工業有過輝煌,輕騎、小鴨等老國有企業“五朵金花”曾家喻戶曉,如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卻相繼凋零。此外,民營經濟活力不強、縣域經濟實力偏弱,成為制約濟南經濟發展的又一短板。

  “去産能、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産業難題成為濟南城市治理的一道必解之題。”濟南市長王忠林説。

  有舍才會有得。始建于1958年的濟鋼,是共和國締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幹鋼鐵企業,高峰時年鋼産量位列全國行業前十名。半個多世紀以來,濟鋼為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從去年末開始,這家老鋼企陸續關停生産線,向日照精品鋼鐵基地搬遷轉型。目前,全市累計搬遷改造和關停騰退工業企業40家,“瘦身”接近一半,既去産能又去污染,同時還釋放了城市發展空間。

  變道才好換向。濟南集中突破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十大産業,部分已形成明顯的集群效應。作為中國領先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浪潮集團伺服器增量貢獻了全球伺服器總增量的35.6%,為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産品和服務。目前,濟南軟件和資訊服務業企業已逾2500家。

  轉型才能升級。被譽為“國産重型汽車搖籃”的中國重汽,2000年改革重組前瀕臨破産,此後依靠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如今躋身世界重卡三強,産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就有33個國家和地區。當傳統制造業邁向智能制造,老樹也綻放出了新枝。

  盡管新舊動能轉換仍在路上,但以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産業集群,正為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勃勃生機。去年,濟南市高新技術産業産值比重居山東省第一位,進出口總額增幅創近年來最高。

   1 2 3 4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火星還是月球,哪裏是人類飛往星辰的下一站?
    火星還是月球,哪裏是人類飛往星辰的下一站?
    上海:變電站裏來了機器人“同事”
    上海:變電站裏來了機器人“同事”
    中國海洋探索走向縱深
    中國海洋探索走向縱深
    全國部分地區2017年高考結束
    全國部分地區2017年高考結束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7650112111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