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國“龍”家族深海潛水器探過哪些“牛”地方?
2017-02-06 20:34:39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青島2月6日電(記者張旭東、劉詩平)“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6日聚首位于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這“三龍”都探過哪些“深海龍宮”?又探得了哪些“寶物”?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海龍二號”最大作業深度為3500米,長3.17米、寬1.81米、高2.24米,重3.45噸,通過一根線纜與母船相連接,由操作手在支援母船遙控,根據潛水器線纜傳來的海底影像遠端控制潛水器運動與機械手操作,其突出優勢是水下工作時間長,主要用于深海熱液硫化物、生物與環境等深海勘探與科學調查。

  2009年,“海龍二號”在中國大洋第21航次第三航段中,在太平洋成功開展深海熱液科考,創造了我國首次自主發現並精細觀測深海黑煙囪的紀錄。

  隨後,“海龍二號”參加了中國大洋第22、26、30航次並得到多次成功應用,下潛海域包括南大西洋和西南印度洋等。

  6000米級“潛龍一號”是一個圓柱體,長4.6米、直徑0.8米,重1500公斤,最大續航能力24小時,巡航速度2節,可通過預編程實現水下自治式運動規劃,可用于深海地形地貌、海底流場等海洋環境參數的大尺度、長時序觀測。

  “潛龍一號”于2013年3月完成湖上試驗及湖試驗收,當年5月搭乘“海洋六號”船在南海進行首次海上試驗,累計完成7次下潛,最大下潛深度4159米,獲得了海底地形地貌等一批探測數據,設備布放與回收成功率達100%。

  這“三兄弟”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蛟龍”號,其長、寬、高分別是8.2米、3.0米與3.4米,重約22噸,最大特點是可帶科學家親臨海底現場,開展精細科考作業。從2002年立項以來,“蛟龍”號歷經10年研制與海上試驗,于2012年在馬利亞納海溝創造了世界作業類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的紀錄。

  隨後,“蛟龍”號轉入試驗性應用。在2014-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國産載人潛水器在西南印度洋開展了不同類型的熱液係統地質環境特徵、熱液流體特性、生物多樣性特徵等方面的精細調查、觀測和對比研究,取得了大量高精度數據資料和樣品。

  “蛟龍”號還在這個航次中發現多個海底熱液噴口,採集到700多份生物樣本,測得一熱液噴口溫度約為379攝氏度,為我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的資源評價和環境基線研究、全球尺度下熱液生物區係劃分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科學資料。

  在2016年試驗性應用航次中,“蛟龍”號在全球深淵的代表區域--雅浦海溝和馬利亞納海溝開展作業,成功獲得了深淵區域的第一手資料和樣品,為中國躋身深淵科學前沿研究,推動國際深淵探測技術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蛟龍”號還首次在馬利亞納海溝南坡發現了活動的泥火山,拍攝了大量高清視頻資料;證實了馬利亞納海溝北坡作業區海山為泥火山,獲取了大量泥火山地質樣品。這些樣品和視頻資料為研究泥火山地質活動和俯衝板片的地質過程提供了重要依據。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相關新聞
  • “海龍”號首次“漫步”西南印度洋多金屬合同區
    春節前後8天,我國首次在西南印度洋1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成功實施水下機器人——“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作業。1月25日,在“大洋一號”船到達中國大洋第30航次第二航段作業區的前一天,“海龍”號進行了正式作業前的100米水下試驗。
    2014-02-13 18:29:38
新聞評論
    宏都拉斯發生嚴重車禍
    宏都拉斯發生嚴重車禍
    新春伊始招聘忙
    新春伊始招聘忙
    甘肅:藝考逐夢進行時
    甘肅:藝考逐夢進行時
    梅香醉申城
    梅香醉申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311204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