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黃作興代表:切實扶持科技創新 力促經濟“脫虛向實” ·外國領導人等祝賀我新一屆領導人 ·政協委員提議發行氣象彩票籌集防震減災基金 ·(兩會授權發布)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八個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 ·國務委員王勇簡歷 ·國務委員郭聲琨簡歷 ·國務委員楊潔篪簡歷 ·國務委員常萬全簡歷 ·國務委員楊晶簡歷 ·兩會授權發布:國務委員簡歷
李克強·履職地圖
2013年03月16日 08:08:48
來源: 新京報
【字號: 】【打印
【糾錯】

    改造工業 振興遼寧

    在遼寧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李克強一再強調“萬事民為先”,這也成為他日後主政的核心理念

    離開農業大省河南,2004年12月,李克強轉任工業大省遼寧省的省委書記。

    當時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正面臨最困難時期,遼寧省國企包袱重,在改革進程中大量國企破産、大量工人下崗,棚戶區群眾生活尤為艱辛。

    2005年3月,遼寧公布改造集中連片棚戶區實施方案。

    3年時間,大片棚戶區消失,120萬居民住進新居。

    核心理念“萬事民為先”

    據報道,李克強在“棚改”過程中一再強調“萬事民為先”,這也成為他日後主政的核心理念。

    初到遼寧發表履新感言時,李克強提出“重塑老工業基地輝煌”,&&自己將“盡心去謀劃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

    在遼寧期間,李克強以全球化發展視野,在全國大局中審視遼寧發展,“大刀闊斧改造遼寧老工業基地”,進行戰略重組,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構建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

    他一直積極推行“對外開放”,鼓勵國內外企業到遼寧投資,“要把加快港口建設作為對外開放的突破點”。2009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克強指數”真實評估經濟

    輿論認為,李克強主政遼寧三年,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他離開時,遼寧已經“翻過身來”,生産總值突破100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00億元,經濟實力躍上新&階。

    那時期,李克強就引起了外媒關注。2007年,李克強與美國大使談起遼寧的GDP數字,他説,自己更願看到另外三個指標:鐵路貨物運輸量、電力消費和銀行貸款。

    《經濟學人》雜誌據此專門創造了一個“克強指數”,這個指數與官方的GDP數字走勢基本一致,只是波動更大。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編輯: 陳劍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79311504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