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川南“2A”景區緣何帶來“5A”收入?
2017-04-18 18:18:46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成都4月18日電 題:川南“2A”景區緣何帶來“5A”收入?

  新華社記者李力可 劉海

  “你們到我的農家樂吃飯要先打電話預定哦。”孫崇容一邊抹桌倒水一邊説,“這周不行,有人預定了40桌,忙不過來了。”四月,正是踏青好時節,四川長寧佛來山景區裏一戶農家樂外,兩棵百年老梨樹繁花落盡,果實初挂。

  孫崇容的“曹家大院”農家樂開在佛來山上的佛梨村,在坐擁蜀南竹海等多個4A級景區的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2A級的佛來山景區只是個不起眼的小景區,沒有如峨眉山一般巧奪天工的險峰,也沒有像九寨溝那樣五彩絢麗的碧潭。

  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住在佛來山上的神仙,就是滿山遍野的梨樹。佛來山上生長著近9萬棵梨樹,樹齡百年以上的梨樹有3萬之多。每到春來,梨花綻放,這裏就披上了一身銀裝。

  一樹梨花,漫山花香,周邊百姓日常到這裏來休閒觀光,一到梨花盛開時節,更是遊人如織,賞花踏青,這一切,讓在山邊居住的孫崇容看到商機。

  早在2002年,她就用自家的兩間平房開起了“農家樂”。“當時就賣點飲料和茶水,給賞花的遊客提供個歇腳的地方。”孫崇容説,就是靠著這一碗碗茶水,她用老房子開起佛梨村裏的第一家農家樂。

  然而以前想要到佛來山賞花並不容易,由于道路條件不好,遊客被擋在了山外,梨花也“養在深閨人未識”。剛開農家樂的那幾年,孫崇容的生意只能維持半年,剩下的時候她和其他村民一樣,是個“打工妹”。

  漂泊的生活始終不是長久之計,能在家鄉謀一份事業,是孫崇容多年的願望。2009年,村裏的水泥路終于通到了孫崇容的家門口,這讓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向銀行申請了十多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拆掉了老房子,也告別了打工生活。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棟3層的樓房和遠近聞名的“孫二妹”。

  路通了,樓高了,現在的孫崇容已是年收入近百萬元的致富帶頭人,只有墻上一張老院子的照片還記錄著過去的故事。

  現在,每到佛來山的“梨花節”,她都要請上四五個鄉親到農家樂幫工。“我家種梨但不靠梨,主要還靠農家樂,遊客來了能賞花摘梨,最後剩下的小梨我再做成梨膏賣。”講起自己的致富經,爽快的孫崇容也不賣關子。

  佛梨村所在的開佛鎮黨委書記鄭仁紅告訴記者,現在佛梨村全村有48家農家樂營業,村民的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了每年14860元。“在外面打工的人都回來搞旅遊了。”孫崇容興奮地説。

  相鄰的兩合村是個貧困村,村第一書記戴壯告訴記者,村裏有貧困戶75戶,貧困人口246人,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2700元。最近環佛來山旅遊公路的修建,讓48歲的村民袁德祥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袁德祥2008年因為打工受傷,結束了10年的打工生涯從廣州回到家鄉。沒了打工收入,還要照顧腦癱的女兒,家裏的7畝坡地是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去年通過政府補貼,袁德祥和袁德華兄弟倆才建起了新房。

  “旅遊産業前景好,你們可以下點功夫。”在戴壯的建議下,袁德祥利用家裏的院子開起了茶館,一元一杯茶、十元包間坐的價格受到了村民和遊客的歡迎,茶館的生意日漸紅火。

  “一到夏天,山下面的人晚上騎著摩托到我這兒來喝茶。”房前放了三棵碩大的梨樹根,兄弟兩人正張羅著用樹根做幾張茶桌。

  “光靠點兒茶錢也不能致富,要做一番事業。”袁德祥有個更遠大的目標——三角梅基因庫。今年,他把家裏的幾畝地種上了三角梅。“今年三角梅能賣到10萬元,我要引進更多的優秀品種,擴大規模,建一個三角梅的基因庫。”

  袁德祥的腿上仍嵌著當年打入的鋼板,但三角梅點燃了這個莊稼漢的致富夢:“鋼板可以晚些取,花期一過又得等一年。”

  鄭仁紅告訴記者,2016年,佛來山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000余萬元。今年還要加寬改造3.3公里旅遊公路,新建20余家農家樂,讓兩個村的村民都能享受旅遊發展的紅利。

  站在袁德祥家院子裏遠眺山下,不遠處就是縣城,高樓鱗次櫛比,院外田間,三角梅已經含苞待放。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反恐突擊手煉成記
    反恐突擊手煉成記
    倫敦公園鮮花綻放
    倫敦公園鮮花綻放
    662個“卓別林”
    662個“卓別林”
    取水
    取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8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