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醫生給自己做胃鏡值得敬佩
2017-07-24 08:37:06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山東泰山中心醫院消化內二科的女醫生李曉沛成了網紅,原因是她給自己做了一次胃鏡,有同事拍了視頻放到網上。也許一些李曉沛的同行對此不以為然,第一,醫生總不能事事親身體驗一把;第二,如此這般或有炒作之嫌,但很多網友對此卻是讚嘆不已,甚至稱李醫生為女漢子。

  作為一個就醫者,筆者雖然並不認為所有醫生都應效倣李曉沛醫生的做法,也不想以此對醫務界進行道德綁架,但無論如何,對這樣的醫生我是由衷敬佩和讚賞的。胃鏡是一項比較痛苦、又有一定風險且對判斷病情有重要意義的檢查。多年前,我就看到過發生風險的實例。盡管現在的設備和技術手段改進了很多,痛苦程度下降,風險降低,但在各項檢查中仍屬于有痛苦有風險的檢查,而如果不做此項檢查,可能會延誤確診和治療,于是病人往往處于一種兩難的境地。站在院方的角度,可以通過簽字手續,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簽字還是不簽,由此引發的後果都要由患者自己承擔。

  所以做胃鏡的醫生,如果不親身體驗,對自己也不會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我要為李曉沛醫生點讚,因為她以自己付出痛苦和風險的代價,所換得的體驗和經驗,最終的受益者都是被檢查的病人。當然,由別的醫生給自己做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體驗,但李醫生此番親力親為的意義不僅在于體驗了病人的感受,更在于對操作與感受的對應有了最直接的體驗。而她把這種體驗用于今後的操作,將使所有經她檢查的病人受益,如果她把這種體驗告知其他同行,又被同行們予以重視,就將有更多的病人由此受益。

  反面的例子也有很多。筆者作為一個病人,自己的親身經歷就足以證明,醫生如果不注重病人的感受,是很容易加重病人痛苦的。多年前,我在京城一家有名的三甲醫院做過數次鼻穿刺,有一次我明顯感覺針刺的深度超過以往,遂當即提出這種懷疑。但年輕男醫生不以為然,繼續操作,結果用于洗鼻的液體大多沒有流出,最終導致右側半邊臉都腫了起來。

  無獨有偶,記得有一次看牙,醫生鑽牙鑽到牙神經上,筆者疼得渾身冒汗,雖緊抓躺椅扶手仍難以自控,而年輕女醫生卻不停怒喝別動。我告訴她當時的情況,她卻對周圍大夫們説,“他跟我説上話了,沒法弄了”。類似的經歷,相信並非筆者個人獨有。

  由此想到,醫患矛盾的原因固然是雙方面的,傷醫事件的受害者也未必都是態度不好的醫生,對醫鬧和傷醫者必須依法懲處,但像李曉沛這樣的醫生,在接診過程中給患者留下的印象肯定要好一些。而多一些李曉沛這樣的醫生,醫患矛盾和傷醫事件或許也會降低一些。

  李曉沛醫生這樣做是為了出名嗎?且不説此前她就讓同事給自己做過胃鏡,也不説這次是同事臨時起意拍了視頻並上傳,就是專門做專門拍,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是真做真體驗,就是一種正能量。這樣的醫生多一些,讓更多人知道,有什麼不好嗎?(潘璠)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臨床與科研 醫生當有區分
    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成為一個好醫生的前提是醫術過硬,但在現實中,醫生晉升更重要的任務或許是埋頭寫論文。日前,在吉林長春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呼吁,醫生的首要職責是治病救人,要警惕做1000臺手術和救100個病人不如發1篇論文的現象。
    2017-06-28 08:53:13
  • 讓低收入者看得起病,不能只靠醫生墊付
    只有當政府層面的醫療保障對低收入群體給出相應的政策,他們的看病費用才不會成為問題。
    2017-05-16 08:29:59
  • 醫生在ICU累暈,誰來減壓?
    按規定,每個班次醫生人數大體應保持在6名左右,但現實人數卻是2名,怎麼能不累。
    2017-05-08 08:37:38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孫楊成就世錦賽男子400米自由泳三連冠
    孫楊成就世錦賽男子400米自由泳三連冠
    那座“塔山”
    那座“塔山”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美海軍首艘“福特”級航母正式服役
    美海軍首艘“福特”級航母正式服役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36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