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兩會聲音|集聚人才力量 賦能鄉村振興-新華網
鄉村振興需要哪些人才?福建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紛紛建言,為鄉村發展集聚人才力量。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兩會聲音|集聚人才力量 賦能鄉村振興

2024-01-26 21:31:5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網福州1月26日電(劉豐)繪好鄉村振興新畫卷,要加強人才培養。202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提升科特派、鄉村振興指導員服務水平,引導各類人才在廣闊農村大顯身手。

  鄉村振興需要哪些人才?福建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紛紛建言,為鄉村發展集聚人才力量。

 聚青年 為鄉村發展添活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需要一批有情懷、有抱負、有才華的青年人才接續奮鬥。”省人大代表陸盛彪説,目前有意願投身鄉村建設的青年人才越來越多,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特崗計劃”等基層服務就業計劃,為基層引進了不少青年人才,但鄉村振興一線青年人才總量依然嚴重不足、層次不高,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複合型人才還較少;缺少激勵機制,青年人才回鄉後難留住。

  陸盛彪建議,要在“引育用留”上下功夫,開展優秀鄉村青年人才回流行動,鼓勵、支持、吸引大學畢業生、外出創業成功人士等青年返鄉發展;針對回鄉創業青年人才,對接其在創業培訓、宣傳展示、資金貸款等方面的需求,幫助解決創業過程中面臨的融資、用地、風險應對等難題;制定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項目,吸引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主動加入,融合資源優勢、技術優勢、思維優勢;建立適應青年成長、體現青年特點、符合青年發展的激勵機制,多措並舉,真正讓青年人才引得來、育成才、用出彩、留得下,在鄉村振興中有所作為。

  省人大代表陳禮輝建議,政府可以對返鄉人員或大學生的投資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對於異地人才,政府可以設定相應的標準,讓他們融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宅基地、承包地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還可以逐步放開城市相關人員進入農村的途徑,吸引更多人才從城市流向農村。

  育“土專家” 為鄉村農業增智力

  省人大代表張曲萍&&,農村有一些鄉土人才,自身有過硬的農技本領,是“田秀才”“土專家”,他們扎根基層、投身農業,積極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但沒有經過系統培訓,沒有高文憑。

  “充分發揮好這些鄉土人才作用,能夠更好助推鄉村振興。”張曲萍建議,可以從鄉土技術人才以及産業技術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中,選派科技特派員,發揮鄉村人才“接地氣”優勢,使科技供給更加貼近農村、農戶發展需求,更好賦能鄉村産業發展。

  張曲萍還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信息化&&建設,依託該&&對缺乏技能的鄉土人才提供信息技術技能培訓,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村入戶”,推進“手機變農具,數據變農資,直播變農活”的轉變,讓鄉村産業“活”起來。

  穩醫生 為鄉村醫療提實力

  鄉村醫生隊伍穩,農村醫療衞生才能穩,醫療衞生“網底”才能牢。

  省人大代表肖惠中建議,以縣(市、區)為單位,每年統籌一定數量空編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考形式,選拔優秀的大學生鄉村醫生納入編制管理;由衛健部門牽頭,與當地醫學專科院校簽訂定向委培聯合辦學協議,面向農村規範培養擬從事鄉村醫生工作的高等職業教育層次醫學生。

  在加大鄉村醫生崗位補助力度方面,肖惠中建議,推廣鄉村醫生“高學歷”或“執業資格”補助,針對全日制醫學院校研究生、本科、專科學歷或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職稱,結合當地財政情況,每月分別給予一定補助。

  同時,鼓勵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進入村兩委班子,鼓勵鄉村醫生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擴大鄉村醫生職業上升空間。

  增教師 為鄉村教育聚磁力

  鄉村振興離不開教育振興。省人大代表王炳南建議,適當增加農村學校編制,支持農村學校引進緊缺學科教師。鼓勵超編學科的學校教師向相應學科教師缺編的其他學校流動,規範教師調動、支教和跟崗管理,扭轉所需與供給錯位的現象,推進農村教師資源科學流動和均衡配置。

  “目前福建老區山區中學教師青黃不接現象較為突出,現有中學教師整體年齡偏大,以連城縣為例,平均年齡達到47歲,未來五年將出現教師群體式集中退休現象。公開招聘、自主應聘這種方式對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山區縣尤為不利。”省人大代表陳建才建議,全省每年從高校招生計劃中劃出一定數量作為定向培養指標,委託福建師範大學等省內優質師範類高校定向為閩西山區縣份培養中學教師,進一步緩解閩西山區縣份師資供需失衡矛盾,提升辦學水平。

[責任編輯:肖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