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大學時代也喜歡追星 19歲的袁隆平曾經崇拜誰

 

6月8日,西南大學國家級數字檔案館揭牌儀式現場展示的袁隆平學生證原件。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6月8日,全國高校首個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在西南大學揭牌成立。一批鮮為人知的珍貴檔案首次亮相,其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時期的學生證揭開了一段塵封的往事。

  “在整理校史檔案倉庫時,我們意外找到袁隆平大學時期學生證。”西南大學檔案館副館長鄭勁松説。記者看到,學生證封面寫著“西南農學院(西南大學前身)學生證”,內頁已經發黃,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袁隆平當年的學號、入校日期以及每一學年的注冊登記資訊等,上面顯示,其入校日期為1950年10月,當時年僅19歲。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學生證的空白頁上有一段鋼筆字,上面寫道:“隆平同志:為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而奮鬥到底。嵇炳前 1951年.7.21”。

  這是怎麼一回事情?

  原來,1951年7月,抗美援朝志願軍英雄報告團來到重慶宣講,袁隆平作為學生代表參加。聽完報告後,他熱血沸騰,深受鼓舞,擠出人群,衝上主席臺,掏出學生證,請戰鬥英雄簽名。當時的宣講團成員——志願軍戰士嵇炳前一看就笑了起來:“大家都拿筆電來簽名,你怎麼拿學生證?”嵇炳前一邊笑,一邊在學生證後面寫下他的寄語,這個簽名從此伴隨袁隆平度過了的大學生活。

  “他還萌發了奔赴戰場的想法。”鄭勁松説,1952年,袁隆平報名參加了空軍飛行員選拔,並在報名的800多名同學中脫穎而出,成為8名被空軍部隊擬錄取的大學生之一。不過,後來因為其在校大學生的身份,沒有被允許參軍。

  數字檔案館揭牌現場,看著這本珍貴的學生證,不少人半開玩笑地感嘆,差一點就多了一名空軍戰士,少了一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

  揭牌現場,還展示了藝術巨匠徐悲鴻寫給其徒弟、著名國畫家蘇葆楨的勉勵信原件,以及蘇葆楨所畫的一幅“綠葡萄”。蘇葆楨擅長畫葡萄,但以紫葡萄居多,綠葡萄畫作較為罕見。蘇葆楨的兒子、西南大學美術學院蘇甦教授介紹,該畫作創作于上世紀80年代,是蘇葆楨給學生做的范畫,所以只有蓋章沒有題款。

  “過去,這些館藏資源都需要人工查閱,從浩瀚的資料中找出想要的資料,主要依靠檔案館工作人員的經驗。今後,數字檔案館將實現‘雲端檢索’。”西南大學檔案館館長竇運來説,截至目前,西南大學國家級數字檔案館館藏了學校自1950年以來,共70多年的檔案資源,如學生的學籍檔案、畢業證、成績單等,都放到了“雲端”。

  同時,該館實現了智能化管理,有需要的校友或市民可通過“西南大學檔案利用預約係統”,查閱相關檔案資料,檔案館還可提供郵寄服務。

  記者 李志峰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68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