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區縣“新春第一會”關注些什麼

  兔年新春,年味尚濃,開工復産的鼓點已在耳畔敲響,“出海”搶單的腳步早已邁開,重點項目的建設晝夜不停,巴渝大地充盈著盎然生機,升騰起澎湃活力。

  建設現代化新重慶,要提神鼓勁,以最快速度進入戰鬥狀態,把精力集中到理思路、抓工作、謀發展上,早謀劃、早動手、早見效,奮力奪取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穩”“開門紅”。

  進入癸卯年,我市各區縣紛紛召開大會,聚焦搶開局、拼發展、贏先機,亮目標、出實招。各區縣的“新春第一會”,都關注些什麼?又透露出哪些信號?

  黔江區

  積極推進渝湘高鐵站等重點項目

  1月28日,黔江區召開渝湘高鐵黔江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推進會。會議要求積極推進渝湘高鐵黔江站等重大民心工程,以點帶面譜寫渝東南中心城市建設新篇章。

  渝湘高鐵黔江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是黔江區“一中心一樞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黔江新城加速發展、提升品質的重點項目和民心工程。

  鑒于建設時間緊、任務重,黔江區將進一步明確目標,圍繞“人、錢、時、事”落實任務,確保工程盡早開工、盡快建設、如期投用;以重大工程項目為抓手,充分認識加快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加強統籌謀劃,高品質推進,以點帶面譜寫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新篇章。

  渝中區

  進一步推動“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1月28日下午,渝中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對全年重點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會議明確,在新的一年,渝中區將進一步推動消費、投資、外貿“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活力。

  具體而言,一是堅持把消費作為當前提振恢復經濟的首要抓手,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打造更多“流量收割機”和“消費引爆點”,推動消費復蘇提振。二是繼續堅持“投資優先、項目為王”,深入對接全市“抓項目促投資引外資行動”,提速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重慶長濱等市、區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重慶天地、陸海國際中心等重要載體建設,謀劃儲備實施一批“對上能爭資、對外能招商、對內能推動”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固定資産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此外,渝中區還將持續擴大開放,促進合作共贏,以“改革、項目、合作”為三大抓手,搶抓RCEP、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機遇,做強做優開放平臺,力爭外貿進出口總額保持100億元左右。

  大渡口區

  千方百計確保一季度開門紅

  1月28日,大渡口召開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強化措施、鼓足幹勁、真抓實幹,千方百計確保該區一季度經濟發展實現開門紅、開門穩。

  去年大渡口區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全市領先,並獲多項國家級獎勵。

  新的一年,該區要求相關部門全面梳理該區最具特色、最有優勢、獨具魅力的各類資源,有針對性地強化城市宣傳推廣,不斷提升“公園大渡口、多彩藝術灣”的知名度、美譽度,吸引更多投資者和廣大遊客對大渡口的關注;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增強發展“內動力”,確保改革工作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效;各級各部門及每名黨員幹部要把“做一事成一事,做一事精一業”作為履職盡責的基本要求,時時審視自己,高標準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取得更好成績。

  北碚區

  聚焦“四篇文章”謀劃高品質發展

  1月29日,北碚區召開專題會,圍繞生態人文、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民營經濟“四篇文章”推進今年重點項目,全力以赴抓項目促發展。

  今年,縉雲山“一心四片”、中國電子西部創新基地、科學城北碚園區科學自然裏(一期)等一批項目將啟動建設,這些項目既能加快投資放量、帶來經濟效益,增強紅色文化傳播力,又能夠有效促進産業布局持續優化,推動産業集聚發展,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會議確定抓項目要堅持龍頭引領、強化整體意識、統籌民生保障;梳理出的“四篇文章”重點項目要實行區領導項目責任制,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著力推進高品質項目落地見效。

  長壽

  2200余名幹部集體學“數字”

  1月29日,長壽區“數字經濟大講堂”正式開講,邀請浙江火石創造董事長金霞作專題講座,講解了數字中國戰略的背景,分析研判了長壽數字化建設的機遇挑戰。

  這場有2200余名幹部參加的“新春第一會”,傳遞出長壽區已確定要讓數字化成為引領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國長壽城和“兩地一城”建設的最大動能、最大變數。

  長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區將安排10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數字化建設,力爭新增數字經濟市場主體超300家,打造一批智慧場景,以數字化改革助力産業提檔升級、政府職能轉變。

  具體而言,長壽將加快推進城市數字大腦建設,構建全區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圍繞數字政府建設、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社會、基層治理創新等提升區域數字化、智能化水準,包括打通數據壁壘,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以數字健康、新材料、文旅康養等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為試點,推動數字經濟産業建鏈延鏈;圍繞“衣食住行、教養醫救”等群眾需求,創造性探索“一件事”整合協同場景,建設全民全生命周期平臺等,以數字化變革為“兩地一城”建設和“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插上騰飛的翅膀。

  江津區

  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能級躍升

  1月29日,江津區召開推動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高品質發展專題會,提出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抓實“五大倍增”行動,實現産業能級大幅躍升。

  會議強調,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將進一步營造濃厚的敢想敢幹、敢于爭先氛圍,緊扣“創新”主題,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拓寬思路,加快創新鏈産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增強科技創新辨識度。

  “‘五大倍增’行動主要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在骨幹企業數量、優質企業規模、低效企業品質、數智綠色改造、企業創新能力五個方面進行。”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突出大招商招大商,實現産業能級大幅躍升。

  合川區

  確定“穩進增效”主題拼經濟抓發展

  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要爭先。1月29日召開的合川新春第一次區委常委會強調,全區上下要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形成“拼經濟、抓發展”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合川開好局、起好步,在全市發展大局中貢獻合川力量。

  會議審議通過《合川區“穩進增效”主題年行動方案》,將2023年定為“穩進增效”主題年,並且將連續3年滾動推出主題年行動,全力推動合川高品質發展。會上還審議通過了《合川區激勵幹部解放思想、敢為敢幹“十條措施”(試行)》《合川區幹部服務發展“十不準”(試行)》等,激勵全區幹部解放思想、創新突破,敢為敢幹、爭先創優,推動形成“大抓發展、抓大發展”的鮮明導向。

  綦江區

  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項目抓投資

  1月28日下午,綦江區召開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推進調度會,要求各級各部門發揚“咬咬牙、會更好”的拼勁,以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

  綦江區將抓招商、抓項目、抓投資作為全年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務,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該區區委、區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形成工作合力,持續強化招商隊伍建設,各部門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抓、親自管、親自督;要壓實工作責任,做到不怕難、不畏難,敢于拍板、善于決策,完善閉環落實機制,堅決杜絕層層推諉、久拖不決等現象發生;要改進工作方法,堅持爭先創優、“賽馬比拼”,始終保持奮進者姿態、激發創造性張力,以實幹實績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璧山區

  加快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

  1月29日,璧山區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度謀劃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等各項工作。

  座談會要求全區上下堅定不移抓好實體經濟這個發展基點,加快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全方面做好國家級高新區建設各項工作;深入實施“千億集群、百億鏈主、億元規上、萬家創新”四大産業培育工程,構建現代化産業體係的“四梁八柱”。

  同時,要集中精力抓項目抓招商抓建設,全力扶持供銷兩旺的企業開足馬力搞生産,努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要深度思考科技創新工作,為重慶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作出貢獻。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樹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以惠民便民和服務企業為重點,努力改進工作方式方法。

  潼南區

  與在外潼商敘鄉情謀發展

  1月29日,潼南區舉行在外潼商(異地商會)代表人士新春座談會暨“渝商歸渝”招商推介會,與企業家代表們共敘鄉情、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推介會全面推介了潼南特色産業和重點項目,展示全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成就、規劃發展目標、産業發展思路、優勢特色産品以及招商引資項目。

  潼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該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圍繞潼南的資源稟賦、産業現狀、招商方向以及優惠政策等內容向企業家們作了招商投資項目推介,並舉行了招商聯絡點授牌儀式。

  榮昌區

  再部署再安排加快融入雙城經濟圈

  1月28日,榮昌召開2023年工作務虛會議,傳達貫徹全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精神,對榮昌加快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進行再部署、再安排。

  據了解,今年,榮昌區將圍繞産業集聚、科技創新、交通互聯、城鄉融合、川渝合作,發揮“橋頭堡”獨特優勢和帶動作用,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在産業方面,榮昌將加快內江榮昌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范區和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兩大平臺建設,以廣富-榮隆等高新區毗鄰組團為突破口,探索以“飛地園區”合作模式深化産業協同發展;在科技創新方面,推動以榮昌為總部、川渝相關城市為支撐的國家畜牧科技城建設,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創中心,爭取國家級、市級科研平臺落戶。

  梁平區

  奮力建設千億工業大區

  1月28日,梁平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精神,提出梁平要高品質打造區域經濟重要增長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作出梁平貢獻開好局起好步。

  據介紹,在推動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上,梁平將攻堅突破明月山水資源配置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川渝東北物流分撥中心等重大項目,加快建成梁平至開江高速公路,聚力發展頁岩氣等重點産業,高標準辦好“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明月山”係列活動;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係上,做大做強積體電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能源等特色産業,聚力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奮力建設千億工業大區。

  武隆區

  以國際化推動旅遊“三次創業”

  1月29日,武隆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3年第一次集中學習會召開。會議緊緊圍繞學習主題,結合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遊“三次創業”談感想、談打算。

  會議提出,要對標對表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矢志不渝奮鬥,深入學習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強力實施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遊“三次創業”,推動武隆在加快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綠色發展創新示范區上行穩致遠。

  墊江縣

  縣委書記誠邀返鄉人才“留下來”

  1月29日,2023年墊江籍返鄉人士(工商界)代表新春座談會在該縣會議中心舉行。“這次回來,就別走了吧?留在家鄉發展,機會多多。”墊江縣委書記毛平向大家發出了“回鄉邀請函”。

  座談會上,返鄉人士圍坐一起,相互交流著“回鄉見聞”。毛平化身金牌“代言人”,詳細向大家介紹墊江的政策利好,“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始終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拓寬産業人才引進渠道、豐富人才成長路徑、優化人才服務環境,吸引更多老鄉回到家鄉,當好新墊江建設的‘實業家’‘領頭雁’。”

  忠縣

  圍繞“四區”抓好高品質投資項目

  1月29日,記者從忠縣2023年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暨優化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上獲悉,今年,該縣將圍繞園區、港區、景區、街區等做文章,推動一批高品質投資項目建設,提高項目謀劃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忠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要擴大基礎設施投資,爭取忠石旅遊公路、忠信大道等項目今年竣工,加快推進渝萬高鐵忠縣段、黃欽水庫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以上。二是要加大産業投資,加快推進忠潤能源三期等項目建設,確保産業投資增速高于固定資産投資增速。

  石柱縣

  含金量高 37個項目簽約開工

  1月29日,石柱自治縣37個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總投資約130億元。

  此次簽約和開工的項目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對于石柱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産業層次、助推三産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據了解,當天簽約項目中關注度較高的有中核匯能石柱新能源市場化並網、大唐石柱火風儲一體化試點等14個項目,涵蓋農作物種植、旅遊、清潔能源等領域,總投資105.7億元。

  下一步,該縣將繼續主動靠前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務,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越環境、最優質服務。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93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