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號桿開關位置溫度7℃,正常……”2022年12月29日,在雙橋經開區,國家電網紅岩(雙橋)共産黨員服務隊隊員潘學益、歐海涵正在對10千伏車生線進行無人機紅外測溫,保障電網在迎峰度冬期間安全穩定運行。這是國網永川供電公司發揮“永翼先鋒”星級黨支部示範作用,推廣黨建品牌建設成果,推動無人機紅外測溫配網全覆蓋的重要實踐之一。
10千伏車生線全長5.27公里,線路通道覆蓋林區、農村、城區等多種地形,供電區域涉及紅岩汽車廠、實驗中學、紅岩醫院等重要供電客戶。“今天我們主要對車生線的1號至23號桿進行無人機紅外測溫,重點檢測線路連接點、刀閘等溫度是否異常……”在班前會仔細交代今天的工作任務後,隊員們便開始了巡檢工作。
雨後初晴,地面還有少許積水,巡檢至5號桿時,潘學益感慨道:“在城裏面還好,要是以前這種天氣巡視農網,摔幾個跟頭都是常事。”確實,在沒有無人機巡視的時候,只能通過人工一基一基地使用紅外測溫儀進行檢測,遇到不能通車的山路或者田坎,地面濕滑,摔得一身泥一點也不奇怪。現在使用無人機紅外測溫,不僅飛行速度快,在交通不方便的農網快10倍,而且無人機紅外測溫視角從上至下,能有效減少地面測溫時的遮擋問題,檢測準確度更高。
不到1個小時,紅岩服務隊便完成了原本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車生線1號至23號桿巡視及紅外測溫工作,通過無人機巡視準確發現一處刀閘設備線夾有發熱跡象,兩處行道樹超高隱患。
今年以來,國網永川供電公司以“永翼先鋒”五星級黨支部的無人機技術為依託,在已經實現的輸電線路、變電站無人機自主巡視的基礎上,開設無人機飛手培訓班,培養永川、榮昌、雙橋經開區3個片區配網專業無人機飛手27人,紮實保障配網無人機紅外測溫人員的專業性、巡視結果的準確性以及配網線路運行的安全性,進一步將技術優勢延伸至通道更加複雜的配網線路。
“自10月公司配網全面開展無人機紅外測溫以來,累計飛行公里數達625公里,飛行塔基7800基,發現缺陷數量同比增加38%,無人機精細化巡視周期提升至每半年一次。”國網永川供電公司運檢部配電運維管理專責劉曉峰介紹。
下一步,國網永川供電公司將持續深化配網無人機紅外測溫運用,在春節前實現配網無人機紅外測溫全覆蓋,全面提升配網工作人員工作質效,保障迎峰度冬期間配網健康度冬。同時,該公司還將繼續深挖星級黨支部優勢潛能,在配網的無人機其他應用方面下功夫,實現無人機在架空線路驗收以及安全督查工作的全面應用,為建設安全可靠電網打下堅實基礎。(朱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