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影響你我生活 這些新規今年施行

  兒童購火車票以年齡劃分優惠標準,重慶各區縣城市建成區每戶養犬不超過兩隻、禁養烈性犬……2023年來臨,新的一年,將有哪些新規施行,對我們生活又將帶來哪些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重慶地方法規>>>

  重慶軌道交通禁止、限制攜帶物品有新變化

  市公安局、市交通局聯合公布關於《重慶市軌道交通禁止限制攜帶物品目錄》的通告,以保障乘客生命財産安全和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該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原《重慶市軌道交通禁止限制攜帶物品目錄》同時廢止。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新目錄在禁止和限制攜帶的物品上分別有不少新變化,其變化主要體現在易燃易爆物品以及管制刀具以外的民用生産、生活工具上。

  比如,在爆炸物品中增加了新型煙花製品“冷光煙花”和“鋼絲棉煙花”;在易燃易爆物品中增加了“酒精體積百分含量大於70%或者標識不清晰的酒類飲品”;在易燃易爆物品中增加了“供病人吸氧的袋裝醫用氧氣除外”的規定。

  此外,還將管制器具中禁止攜帶的“管制刀具以外的菜刀、餐刀、大型水果刀、工藝品刀、斧子等利器”予以刪除,將其納入限制攜帶物品目錄,並對其長度、規格和數量等進行限制。

  強化監管法律支撐,促進地理信息産業發展

  2023年1月1日起,《重慶市測繪地理信息條例》正式施行(以下簡稱《條例》)。

  《條例》加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守住信息安全底線。《條例》加強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管理,規定建設單位新建、改建、擴建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應當依法備案,其建設和運行維護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完善成果保密制度,規定生産、保管、使用屬於國家秘密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實行可追溯管理。

  同時,《條例》規定建設項目涉及多項測繪的,應當按照不同階段進行整合,由建設單位分階段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測繪地理信息單位一併進行測繪。

  重慶&&生活垃圾分類質量監測管理辦法

  為加強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水平,規範生活垃圾分類質量監測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研究制定了《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質量監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生活垃圾分類質量監測通過暗訪抽查方式,進行抽樣監測,分析和監督生活垃圾分類質量狀況。監測單位開展監測工作應當制定監測方案並嚴格遵守,不得擅自公開、改變監測方案。

  6月1日起,重點管理區、一般管理區不得飼養烈性犬

  《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在養犬數量上,《條例》規定重慶實行養犬分區管理,區縣(自治縣)城市建成區為重點管理區,每戶可飼養一隻犬;自登記之日起一年內無違法養犬行為記錄的,可申請再飼養一隻,但飼養總數不得超過2隻。

  《條例》要求,重點管理區、一般管理區按照各自禁養犬只種類目錄規定,不得飼養相應的烈性犬、攻擊性犬。

  為了解決犬只傷人找不到主人、犬只權屬發生爭議難以辨明等問題,《條例》建立了犬只個體識別制度,以追溯犬只來源,規定重點管理區內養犬人、一般管理區內單位養犬人,在申請養犬登記前,應當按照規定通過電子標識植入或者生物技術識別等方式進行犬只個體識別。

  此外,《條例》規定,遺棄飼養犬只、佔用公共區域飼養犬只、重點管理區攜犬出戶不係犬繩或者不佩戴犬牌、所繫犬繩長度超過1.5米等不文明行為,由公安機關處警告或者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全國性法規>>>

  完善農産品追溯制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産品質量安全法》於2023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新法要求,健全冷鏈物流的標準和規範;鼓勵實施分等分級、打造農産品品牌;新增農産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完善批發市場和網絡&&的安全職責,並特別增加了部門合作、全程監督的規定,確保農産品從生産到消費各環節的質量安全。

  據了解,此次法律要求生産者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可以更好落實生産者主體責任。同時,這項制度可以更好促進産地與市場有效銜接。

  農産品“從農田到餐桌”環節多,確保流通中的農産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是實現質量安全責任可究的前提條件。承諾達標合格證既包含農産品的質量安全信息,也包含生産者的具體信息,從事農産品購銷的各類主體據此可説清楚所經營農産品的來源。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新政策來了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對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做了進一步部署要求。

  《通知》要求,各地醫保部門要及時調整與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確保同國家政策相銜接;同步按要求優化完善醫保信息系統,保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平穩過渡。《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於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規對異地就醫的堵點和難點進行系統性梳理和整合,在此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着力減少地區差異。比如,統一了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政策,執行“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基金支付政策。

  鐵路客票實名制管理

  交通運輸部發布《鐵路旅客車票實名制管理辦法》,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訂,首先調整了車票實名制管理範圍。在原《辦法》對快速及以上等級旅客列車和相關車站實行車票實名制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所有鐵路旅客列車和車站實行車票實名制管理。同時,對部分不屬於長途客運的公益性“慢兒童乘坐火車”、市域(郊)列車、城際列車及相關車站根據實際情況作了專門規定。

  其次,細化了車票實名購買要求。明確購買車票以及辦理補票、取票、改簽、退票等業務時應當提供乘車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件信息。同時,明確通過互聯網、電話、自動售票機、人工售票窗口等方式購票時可以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種類,推進不同鐵路運輸企業間有效身份證件的互聯互通,增強可操作性,便利旅客出行。

  此外,完善了車票實名查驗規定。

  兒童乘坐火車,以年齡劃分優惠標準

  根據交通運輸部《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的規定,2023年1月1日起,兒童票實行新規,兒童優惠票和兒童免費乘車,以年齡劃分優惠標準,兒童旅客實行實名制管理。

  據了解,隨同成年人旅客乘車的兒童,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應當購買兒童優惠票;年滿14周歲,應當購買全價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費攜帶一名未滿6周歲且不單獨佔用席位的兒童乘車,超過一名時,超過人數應當購買兒童優惠票。兒童年齡按乘車日期計算。(記者 黃喬)

編輯: 葛琦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4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