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發布2021年新發腫瘤大數據 發病前10位的是這些腫瘤

  近日,市衛健委發布了2021年重慶居民健康的相關數據,更新了重慶市2021年腫瘤疾病的相關情況。根據統計,2021年,重慶報告腫瘤新發病例97226例,較上年增加6554例,腫瘤發病率為310.50/10萬。其中,男性55327例,發病率約為350.03/10萬;女性41899例,發病率270.20/10萬。

  2021年,重慶發病前10位的腫瘤疾病依次是:肺癌、結直腸肛門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胃癌、宮頸癌、淋巴瘤、前列腺癌。

  2021年,重慶市報告腫瘤死亡病例5601例,腫瘤死亡前十位依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肛門癌、胃癌、胰腺癌、腦及神經系統腫瘤、白血病、乳腺癌、淋巴瘤。

  從不同年齡段的腫瘤發病數據來看,15歲以前發病總體呈現較平穩的趨勢,腫瘤發病率從15歲開始基本呈現隨年齡增長總體上升趨勢,在85歲及以上發病率達到最高。從性別來看,20—49歲女性腫瘤發病率要高於男性,從55歲起,男性發病高於女性。

  2010年到2021年,重慶市前六位的惡性腫瘤報告發病率大部分呈上升趨勢,少部分比較平穩。其中肺癌發病率由48.11/10萬上升至87.38/10萬;乳腺癌發病率由22.89/10萬上升至35.11/10萬;結直腸肛門癌發病率由21.42/1萬上升至31.86/10萬;肝癌發病率由18.99/10萬上升至29.36/10萬;食管癌發病率由20.75/10萬降至17.48/10萬;胃癌發病率由14.37/10萬下降至13.90/10萬。

  新聞多一點

  這些高發癌症如何篩查?

  腫瘤疾病的預防重點在於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針對重慶發病率前五位的腫瘤疾病,記者採訪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相關專家,為大家整理出了篩查建議。

  1.肺癌,發病率87.38/10萬

  高危人群: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的人群,長期主動或被動吸煙者,特殊職業者(礦工、廚師、化工原料接觸者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

  篩查建議:高危人群、年齡40歲及以上人群,建議每年做1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非高危人群每2年檢查1次。

  2.結直腸肛門癌,發病率31.86/10萬

  高危人群:有惡性腫瘤、腸道息肉家族史的人群,糞便潛血試驗陽性的人群,有腸道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癌前疾病的人群,盆腔接受過放射性輻射的人群。

  篩查建議:一般人群40歲開始篩查,建議每年做1次大便隱血檢測,每5年做1次結腸鏡檢查。高危人群中,無腸道報警症狀者建議40歲開始每年做1次大便隱血檢測,每2年做1次結腸鏡檢查;有腸道報警症狀者(腸道報警症狀即有便血、肛門墜賬、粘液便、腹瀉、便秘、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大便變細等腸道症狀兩周以上者),要立即到專科就診。

  3.肝癌,發病率29.36/10萬

  高危人群:有肝臟惡性腫瘤家族史的人,有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的人,因各種原因的肝硬化的人,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人,日常嗜酒、常食用霉變食物的人。

  篩查建議:高危人群每3個月至6個月進行一次腹部超聲、肝臟腫瘤標誌物檢查。肝臟腫瘤標誌物中有如甲胎蛋白檢測陽性者,需行進行CT、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

  4.乳腺癌,發病率35.11/10萬

  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及BRCA基因突變的人,有乳腺導管、小葉不典型增生、小葉原位癌等癌前病變的人,有胸部放射治療史的人。

  篩查建議:一般女性,40—70歲期間建議每6—12個月1次超聲檢查,每1—2年1次乳腺鉬靶檢查;70歲以上每年1次乳腺鉬靶檢查。高危人群,建議35歲起每6個月做1次超聲檢查,每年1次乳腺鉬靶檢查,必要時乳腺磁共振檢查、BRCA基因突變檢測。

  5.食管癌,發病率17.48/10萬

  高危人群: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的人,有反復反酸、吞咽不適、食管內異物感、食物通過緩慢停滯感等消化道症狀以及反復胸骨後疼痛或悶胩不適感等症狀的人,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吸煙、酗酒的人,有食管炎或癌前病變的人。

  篩查建議:高危人群中,年齡在40歲及以上的人應立即接受1次胃鏡檢查。如檢查無異常,建議每2年做1次胃鏡檢查。如檢查異常,建議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

 

編輯: 江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