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三年 這些階段性成果引關注

  新華網重慶12月22日電(李華曾 陳雨)在12月22日舉行的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寶權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三年來,大力實施了成渝中線高鐵等160個重大項目,建設了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等10個毗鄰地區功能平臺,出臺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方案,實施311項“川渝通辦”事項、43項便捷生活舉措。

  會議通報,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GDP7.4萬億元、增速8.5%,佔全國比重由2019年的6.3%提升至6.5%,兩年年均增長6.2%、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3%,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

  具體來講,階段性成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總體實力不斷提升

  建立雙核聯動聯建機制,簽署“1+5”係列合作協議,出臺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推動渝東北川東北、川南渝西兩翼協同發展。鄭渝高鐵建成通車,成渝中線高鐵、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全面開工。

  兩省市間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通道達20條,其中成渝雙核間直連高速大通道4條。啟動建設“東數西算”工程算力重慶樞紐節點,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集群納入全國第三批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1年雙城經濟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川渝電子資訊産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7.2%。

  協同創新能力穩步提高

  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共同制定“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施方案,聯動共建人工智慧、大健康等領域重點實驗室,推進金鳳實驗室建設,實施川渝科技創新合作計劃,支援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共同申報實施重點研發項目60項,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和國家級智慧財産權運營中心獲批建設。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拓展

  持續深化中歐班列(成渝)定價機制,1—10月累計開行4580列。合力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線路輻射全球113個國家(地區)335個港口。高水準打造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獲批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前三季度,兩省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36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38.87億美元。探索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部實現,累計辦件量超1000萬件。推進稅收徵管一體化,試點開展推進建設用地指標、收儲和出讓統一管理。

  生活宜居水準加快提升

  印發《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聯合行動,完成“兩岸青山·千裏林帶”建設136.3萬畝,川渝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6%以上。

  推進43項便捷生活舉措,34家公共圖書館實現圖書資源通借通還,醫療檢查檢驗結果跨省互認超160萬例次,毗鄰地區建立110、120協作服務機制,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2.4萬人次。

  趙寶權表示,接下來,重慶將緊扣“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聚焦增強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輻射帶動全域發展、推動“雙城”合作“雙核”聯建走深走實等方面,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市場一體化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攜手推出一批重大項目、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形成更多可視化成果,加快打造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極貢獻重慶力量。

編輯: 張青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2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