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大門口的十棟生活物資堆放處,物資總是很快被該樓棟志願者搬空。(受訪者供圖) 連日來,在九龍坡區金茂瓏悅南區,一樓棟的業主通過自發築起“樓棟長+樓層長+志願者服務隊”的疫情“防護網”,鄰居之間團結互助,積極創建“無疫樓棟”。截至11月28日,該樓棟已連續14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
“臨危受命”的樓棟長牽頭
所有樓層都有了樓層長
33歲的黃玉潔是金茂瓏悅南區10棟的一位業主,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黨員的她,第一時間就主動站出來,積極參與志願服務。
11月12日,因樓棟出現陽性感染者,小區被劃定為高風險區,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管理。黃玉潔“臨危受命”,被全樓棟業主推選為樓棟長。
在連續8天無新增感染者之後,從20日開始,該樓棟核酸檢測從“上門採樣”變為“下樓採樣”。為了避免核酸採樣造成聚集,保住“無疫樓棟”,21日上午,業主趙亮在樓棟業主微信群裏提議,每層樓選出一位樓層長,引導每家每戶分樓層下樓,立即得到大家一致讚同,並陸續有人主動報名擔任樓層長。
在黃玉潔牽頭努力下,樓棟33層樓,所有樓層都有了樓層長,並建立樓層微信群,統計好各戶人數。
“如果單樓層人多,我們就再分批。有些老人沒及時關注信息,樓層長就去敲門通知,確保‘不漏一人’。”黃玉潔説。
一則“尋人啟事”發出
樓棟自建上門核酸採樣服務隊
“各位美鄰:咱們樓棟有沒有最近在家、明天時間比較充裕的醫務工作者?”
23日晚7點左右,黃玉潔在樓棟業主微信群裏發出一則緊急“尋人啟事”——尋找居家的醫務工作者。
按照社區統一安排,24日,該小區要進行單樓棟混採核酸檢測。她向社區諮詢了解到,如果樓棟內有醫護人員,可以在嚴格按照核酸檢測標準流程的前提下,自行開展上門檢測。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為進一步避免樓棟間流動造成交叉感染風險,黃玉潔想到在樓棟組建上門核酸採樣服務隊。
“尋人啟事”發出不久,她就收到兩位醫務工作者、兩位核酸採樣信息錄入志願者報名。次日,經社區同意,該樓棟的上門核酸採樣服務隊正式成立,有兩組共4人。
24日早上8點,上門核酸採樣服務隊兵分兩路,從33樓和1樓開始,分別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進行採樣。在上門核酸採樣服務隊、樓棟長、樓層長和業主的緊密配合下,全樓棟198戶、497位居民,在社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核酸採樣。
樓棟長組建志願者服務隊
業主紛紛爭搶志願者名額
24日中午1點,“和諧10棟”志願者服務隊便在樓棟大廳活躍起來。他們的任務是把業主採購、派送到小區門口的生活物資,轉運到樓棟大廳,清理消毒後,按照不同樓層劃分的堆放區域,一一堆放整齊,方便業主下樓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物資,減少在大廳停留的時間。
“這支志願者服務隊是兩天前才組建的。”黃玉潔稱,22日下午2點,她在群裏招募志願者,沒想到消息剛發出,業主們便紛紛開始“爭搶”名額。
為了保證志願服務有序開展,黃玉潔將報名的志願者分組排班,每天安排4位志願者。由於大家積極踴躍,如今排班都已經排到本月底。
“志願者們都辛苦啦!連大門的保安都説,10棟戰鬥力最強,採購的東西最多,但在小區門口的集中堆放區,清空得最快!”一位業主在群裏點讚道。
“等到疫情結束,請志願者們都亮個相。以後我們如果偶遇,好面對面致敬!”
“不不不,等到疫情結束,我們一起請他們吃火鍋!”
……
兩天來,一句句感謝志願者的留言,在微信群裏不斷。雖然大家沒見面,甚至不曾認識,但大家的感情都熱絡起來。
“因為工作原因,我從11月7日起就一直駐守在單位,只有老人小孩在家,鞭長莫及無法照顧。但看著群裏發生的一切,聽到電話裏家人給我説一切安好,我真覺得,有這樣一群團結友愛的鄰居,我很踏實、很幸運!”業主黃霞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