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社會各方熱議“真情告白”科普語音——“我們需要眾志成城,扛過這艱難時刻”

  “陳醫生普及了防疫知識,傳遞了一線真情,這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只要大家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

  11月27日,重慶日報刊發《“真情告白”的重慶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醫生找到了》報道,詳細介紹了渝北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陳艷秋發出一段關於新冠病毒和隔離相關常識科普語音的前後經過。該報道也被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在廣大讀者中廣為傳播。

  “將知識和真情傳遞給了大眾,很了不起”

  “陳醫生的語音‘走紅’,我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她是一個很有擔當和愛心的醫生,這幾年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還經常進行宣教科普。”27日下午,重慶日報記者&&上陳艷秋同一科室的陳艷醫生。她告訴記者,從重慶日報新媒體上看到這則報道後,第一時間她就轉發到了醫院的職工群和親戚群、朋友群,和大家分享。

  在陳艷看來,陳艷秋的科普讓廣大市民更了解抗疫一線的真實情況,也更理解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工作。

  “雖然很忙碌,但我們始終關注患者的病情,並從一些細節入手,關注患者的心理、生活等,爭取讓患者能早日康復出院。”陳艷説。

  秀山縣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楊川仔細看完了報道中的視頻和文字。目前正在負責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流調溯源工作的他&&,“陳醫生通過科普的形式,將知識和真情傳遞給了大眾,看似是舉手之勞,實際上很了不起。”他説,自己將繼續堅守崗位,科學精準地開展流調溯源工作,為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希望大家多體諒堅守一線的人,我們爭取早日回家”

  陳艷秋這段關於新冠病毒和隔離相關常識的科普語音,也為廣大堅守一線的黨員幹部增添了“並肩作戰”的信心。

  “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警察、志願者……他們衝在防疫一線,不分晝夜,默默為我們築起疫情防線,我們應該給予這群最美逆行者深深的敬意,理解、支持各項防疫工作。”市科技局青年黨員幹部謝林伶説,陳艷秋發自肺腑的呼聲讓她感動。立足自己的崗位,她&&將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工作,為防疫工作提供科普支持。“只要大家保持耐心、堅定信心,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

  陳艷秋的深情“告白”,讓高新區白市驛鎮應急辦幹部黃可深有感觸。他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他妻子是九龍坡區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自11月8日起,妻子已經20天沒回家,一直奮戰在一線,為隔離人員上門採集核酸。“醫務人員真的很辛苦,工作很危險。他們不分晝夜地工作,隨時準備採樣,有時剛脫下防護服,又接到新一輪採集任務,立馬消毒、換裝、出發。他們時常忘記吃飯,常常工作到深夜,身邊的同事不停地有人累倒了、累病了,但他們一直靠着堅強的毅力和必勝的決心在堅持着。”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黃可同樣已經21天沒回家,和廣大基層工作者、志願者、醫生、警察一樣,一起守護着這座城。他説,“希望疫情趕快結束,希望大家多體諒堅守一線的人,我們爭取早日回家!”

  “拎得清,看得明,方能齊心抗疫共迎美好”

  在抗疫一線,到處活躍着志願者的身影,陳艷秋的“告白”也讓他們深受鼓舞。

  “陳醫生和她同事們的故事,我感同身受。”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學院教師曹煜看過報道後,非常感慨。本輪疫情發生後,他和4位老師一起,帶領學校120名醫學生志願者,一直奮戰在某方艙檢測實驗室,主要任務是轉運、消殺、分裝、編碼、掃碼,以及送檢核酸檢測樣本,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5萬管左右。

  “老師和同學們都沒有怨言,每天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曹煜&&,他為和陳艷秋醫生一樣有着強烈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的志願者們感到自豪,希望早點殲滅疫情,所有辛苦付出的人都能早日回家。

  在南岸區中醫院片區核酸採集點,負責轉運核酸採集標本的重慶醫科大學第四臨床學院2022級臨床醫學博士生志願者杜寧&&,“作為一名在一線支援的醫學生志願者,我們的苦與累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要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我們需要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扛過這艱難時刻”。

  “希望這樣以正視聽的宣傳再多一些。”家住南岸區海棠溪街道學苑社區的居民黎仁濟在朋友圈轉發重慶日報的報道時,寫了長長的一條推薦語。他説:“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當前要拎得清,看得明,方能齊心抗疫共迎美好。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好每個細微之處,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殲滅戰。”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168993